葉永烈:我寫“文革”史
寫作緣起
決定從事“文革”研究和寫作的緣起,是1981年春,我在電視上看到了審判“四人幫”的轉播,震動很大。我發現審判中揭露出來的大量事實,比任何虛構的小說都更加驚心動魄。另外,那時我還讀了《第三帝國的興亡》,那本講述納粹德國歷史的巨著,也讓我深深震撼。“四人幫”也叫“上海幫”,“文革”十年我都是在上海度過的,作為上海作家,我想自己寫作這段歷史,會比其他地方的作家更占優勢。所以在二十年的時間里,我跑遍上海、北京乃至全國,大量查閱“文革”檔案和資料,尋訪親歷者,包括陳伯達、王力這樣的“中央文革小組”主要成員,留下他們的口述歷史。
我們寫歷史,常常陷入的一個誤區,就是以“后來”定“當初”。一個人后來成了壞人,那他當初也必定很壞,反之亦然。所以我們會看到很多人的回憶錄里,都有意隱去或者增添某些內容,對歷史人物的評價也常帶有明顯的立場。比如毛澤東1948年在城南莊脫險,陳伯達是救了毛澤東的,可是連聶榮臻的回憶錄里也不提陳。因為陳伯達后來成了“文革”的主犯之一,人們寫到他的時候就諱言這個事情。像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我在寫作中遇到矛盾的材料,就必須仔細甄別。當時就是當時,后來就是后來,江青當年也走過一段革命的路,我書里就沒有寫她是“叛徒”。
史學研究歷來重視文獻,文獻的“文”指檔案材料,“獻”就是口述史。我認為當代人寫當代史的優勢就在于對“獻”的重視。那些檔案,現在還處于保密階段的,有可能過個幾十年、上百年,后人能很方便地查閱。但是當事人越來越少,我當年采訪的許多人現在都已經離世了,所以這些第一手的材料就無法復制。我很看重這種原創性,也相信這本書的價值正在于此。
命筆三難
“文化大革命”史,是中國當代史研究工作中一片暗雷四伏的處女地,一片忌諱甚多的是非之地。
寫作《“四人幫”興亡》,主要存在著三大困難:
一是采訪難。這本書建立在大量采訪當事人的基礎上,“文革”的直接當事人往往很敏感,不愿開口,所以這種特殊的采訪是很艱難的工作。
二是寫作難。本書是從“四人幫”每個人的發展歷程切入,事實上描繪了整個“文化大革命”的全景。“四人幫”的興亡,貫穿十年“文革”始終,涉及很多重大的歷史事件和重要的人,寫作中要特別注意分寸的把握。事實要求高度準確,哪怕一兩句話有出入,可能就會招來意想不到的麻煩。
三是出版難。1986年就曾有出版社得知我的寫作計劃,準備出版,結果在書稿付廠排印后又因故停止,直到1988年才陸續出版了本書的初稿,也就是王、張、江、姚四人的傳記。這次人民日報出版社推出的三卷本《“四人幫”興亡》,經過新聞出版總署審批,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審讀,才最后通過。
以“文”入史
這本書應該說是用文學的手法來寫歷史,因為我是作家,用作家的眼光來看,重大的歷史事件是不能虛構的,但細節一定要充分,重視可讀性。我認為作家這個職業就是捕捉細節的職業,而史書往往不會這樣寫。比如“四人幫”被捕之前,我都寫到了,江青那個下午還在摘蘋果,王洪文那天正在看電視,一直到時間差不多了,他的秘書喊他,老王,該走了。他才走出去。姚文元離開家的時候,夾著一個公文包,匆匆忙忙就走了,他妻子還追出來說,你帽子忘戴了。這些都是真實的細節,虛構就沒有意義了。有的作家寫江青被捕時又哭又叫的,這就不對。我做那么多采訪的目的,就是讓當事人還原當時的環境和細節。
這部書還要繼續做補充和修改,因為好多歷史的真相還沒有搞清楚,我的采訪和研究工作還在繼續。很感謝中央黨史研究室的同志們,他們對本書給予了肯定,在審查中也沒有太多的意見,修改也比較簡單。(口述:葉永烈 采寫:武云溥)
“四人幫”興亡(上中下三卷本) 葉永烈 人民日報出版社
來源:新京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