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新科學家》雜志報道,在并不久遠的將來,隨著海平面不斷上升,海水將涌向沿海城市,島嶼也將面臨被徹底吞沒的威脅。到那個時候,我們很容易得出這種判斷——唯一的選擇便是放棄這些城市和島嶼并撤離到高山上。但選擇另一種方式的可能性還是存在的。
原因不同 后果相同
對年代可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的加勒比??脊努F場所進行的研究顯示,一些古代文明也經歷了我們預測的可怕的海平面上升。他們不但在環境改變的海岸線一帶——遭遇更多風暴潮和颶風——幸存下來,并且還成功地適應了這個發生巨變的世界。目前,考古學家正設法揭開這些古代文明的幸存和適應巨變之謎,同時尋找我們可能從中吸取經驗的方式。
我們的祖先遭遇的海平面上升與人類活動改變氣候沒有任何關系,具體地說,當時的海平面上升是最后一個冰河時期的“遺物”。隨著北美洲上的大冰原融化,美洲大陸向上浮起。其結果是,位于同一構造板塊另一端的加勒比海北部地區下沉,致使這一地區的海平面在5000年內上升了5米。
選擇“理想地段”
盡管出現這些不利變化,但在古巴北部省份謝戈·德·阿維拉出土的古代房屋顯示,在公元前5000年至300年前,這一地區仍有人居住。其中保存最為完好的古代遺址當屬名為“洛斯·布奇隆斯”的村落,目前距離海洋只有150米。從公元1260年至17世紀中期,泰諾人曾在這里定居。
英國萊斯特大學考古學家賈格·庫珀(Jago Cooper)一直對這一古代遺址以及加勒比海地區的其它遺址進行研究。對于庫珀來說,洛斯·布奇隆斯讓他獲得一個研究泰諾人最高技術與知識水平的罕見機會。他說:“生活在洛斯·布奇隆斯的人選擇的生活方式立基于他們在這一地區的數百年甚至數千年的生活經驗?!?/p>
他們如何應對海平面上升呢?根據一個古老的智慧,我們可以獲得第一個線索,即選擇合適的方位,也就是所有房地產經紀人所說的“理想地段”。加拿大渥太華大學古氣候學家馬修·佩羅斯(Matthew Peros)和他的同事提取了現代海岸和洛斯·布奇隆斯遺跡之間的沉淀物巖芯樣本。他們對樣本進行分析后發現,洛斯·布奇隆斯的房屋建在支柱上,下方便是一個瀉湖。瀉湖與海洋之間的陸地屏障在一定程度上為村子撐起了保護傘,使其免受風暴潮侵襲。這一地區的其它居住區也處在類似的“保護袋”內,或者建在小山的背風面。
將房子建在受保護的地區可能是一種明顯的預防手段,但庫珀指出,這雖是一種聰明的做法,但現代人已無法將這種做法延續下去。原因在于:現代城鎮和城市往往建在更易受攻擊并且毫無掩蔽的地區。
讓房屋“踩高蹺”
令人感到吃驚的是,將房子建在水面之上可能同樣降低被淹沒的風險。由于海岸已帶有很強的不可預知性,生活在山上或者海拔更高的島嶼可能是一種更為安全的做法,但我們必須意識到,在遭遇風暴雨的日子里,順山坡奔瀉而下的洪水能夠摧毀最為堅固的住房。將房子建在瀉湖上意味著洪水——不管是來自海洋還是陸地——將從房子下方穿過,進而將可能受到的破壞降至最低。
這種方式似乎可以達到預期效果。對泰諾人房屋支柱進行放射性碳年代測定結果顯示,它們擔任“擎天保駕”的角色已經有數百年歷史。此外,皮仍留在支柱上,庫珀因此得知這些支柱從未被洪水沖倒,也就沒有被重新豎起來的過程。他說:“如果不是一名考古學家,你無法在不讓皮脫落情況下將柱子從泥淖中移走。”在加勒比海其它年代更為悠久的海岸遺址,考古學家也發現了古人使用類似支柱的證據,說明當地人可能幾百年來便一直建造“踩高蹺”式的住房,以應對可怕的大自然力量。
雖然支柱異常堅固,但房屋的其它部分卻非常脆弱。1998年,一支由加拿大多倫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館的大衛·彭德加斯特(David Pendergast)帶隊的研究小組,挖掘出一座完整的泰諾人住宅遺跡,但橫梁、椽、頂梁以及用于覆蓋屋頂的棕櫚葉都已崩塌,像積木一樣彼此疊在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