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有個軍官想招個歌伎,有個歌伎為了自抬身價,就說自己能夠背誦白學士的《長恨歌》。果然這招奏效,這名歌伎的身價真的被抬起來了。白居易對此大約多少有點得意,在給朋友的信上特意炫耀了一下。
唐朝流行文身,社會上也不完全把文身和不良青年畫等號。一位狂熱的超級”白迷”,從脖子往下渾身三十多處文上了白居易的詩句,經常洋洋自得地在街頭袒胸露臂,放聲高唱。
文學上的成就固然值得自負,但那不是白居易心目中的目標,建功立業才是永恒的主題。白居易生活在唐朝的衰落時期,面對軍閥割據、政局動蕩的混亂局勢,白居易積極向皇帝進言,希望能夠得到采用。
這個時期的白居易是坦蕩剛直、勇于任事的,但無論什么時代,這樣的人總是顯得很不”懂事”,他管閑事甚至管到了皇帝的后宮。時值大旱,白居易居然斗膽請求皇帝遣散一部分宮女,一則縮減開銷,二則減少社會上的曠男怨女。結果誰都能料到,他這分明是去找罵。
壯年氣盛、直言無忌的白居易并沒有實現他的目標,反倒給自己招惹了不少強大的敵人。事實上,他那過于急切直率的作風,讓親自提拔他的皇帝都受不了,有時皇帝老子話還沒說完,白居易就直愣愣地頂嘴:”陛下錯了。”皇帝當場變了臉色,事后對人說:”這小子是我提拔的,居然敢這樣,多半是不想混了。”
雖然皇帝沒有馬上拿白居易怎么樣,但禍根已經埋下。后來宰相被刺殺,白居易第一個建議追捕主謀,政敵們趁機指摘他越權,照例再加上些謠言,就把他貶為江州司馬。白居易的第一個政治高峰結束了。
江州司馬白居易雖然失意,在著名的《琵琶行》中,和偶然相遇的長安歌伎大起同病相憐之嘆,但他還在等待機會,他仍舊懷著希望。
再次回到京城,一開始,白居易行事的風格依然不改,為了堅持立場,甚至不惜和多年好友元稹翻臉。然而政治集團之間激烈的傾軋斗爭終于讓他漸漸”懂事”了,白居易從憂慮到失望,再到逃離。他承認自己的失敗,為了躲避政治旋渦,甘心外放,做地方官去了。
個人的意愿在龐大的命運車輪前顯得實在太渺小,只有少數人一生都是斗士,白居易不是那種政治需求特別強烈、個人意志特別堅定的人,詩人早年的理想已經在現實中漸漸消磨。
白居易也有老的那一天。到那個時候,他開始享受生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