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非遺”
昆曲
2001年5月18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宣布第一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名單,共有19個申報項目入選,其中包括中國的昆曲藝術,中國成為首次獲此殊榮的19個國家之一。
昆曲被稱為中國傳統戲劇的“活化石”。昆曲入選“人類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在于它是我國古典表演藝術的經典。
古琴
2003年11月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總部宣布了世界第二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中國的古琴藝術名列其中。
古琴是中華民族最早的彈弦樂器,是中華傳統文化之瑰寶。目前,古琴的生存狀況不容樂觀。懂古琴的人少,又很少在公眾場合演奏,致使大眾對古琴的熟悉和重視程度很低。
維吾爾木卡姆藝術
2005年11月25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總部宣布了第三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中國申報的“中國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晉級。
中國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是流傳于新疆各維吾爾族聚居區的各種木卡姆的總稱。維吾爾木卡姆記錄和印證了不同人群樂舞文化之間相互傳播、交融的歷史。
蒙古族長調民歌
2005年11月25日,晉級“非遺”。這是我國首次與外國就同一非物質遺產聯合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并通過的項目。
蒙古族長調民歌是一種具有鮮明游牧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征的獨特演唱形式,它以草原人特有的語言述說著蒙古民族對歷史文化、人文習俗、道德、哲學和藝術的感悟。
(記者 李健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