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村委會又一輪大規模換屆年。來自民政部的時間表顯示,安徽、浙江等15個省份今年將啟動村委會選舉。《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正式頒行近十年來,這已是第四輪換屆。
2005—2007年,上一輪村委會換屆選舉剛走過3年時光。民政部基層政權和社區建設司近期完成的2005—2007年全國村委會選舉工作進展報告表明:中國的村委會選舉已經走向“常態化”,進入“平穩期”。選舉模式,也正經歷從“有候選人選舉”到“無候選人選舉”的變革。
村民自治“時間表”
●1980年,廣西合寨85戶農民無記名推選產生首個村委會
廣西宜州市合寨村被稱為“村民自治第一村”。1980年2月,這里的果作等6個生產隊的85戶農民,無記名推選產生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村民委員會——果作村民委員會。村民們不會想到,這種具有自我管理性質的村委會組織模式,從此在廣袤的中國大地上生根發芽開花。
近30年來,村委會選舉,成了中國9億農民最好的“民主訓練”;村民自治,成了一所最好的“民主學校”。
詹成付,民政部基層政權和社區建設司司長,一位學者型官員,親身經歷了村委會組織法從試行到正式頒行。他把我國的村民自治分為3個階段——
萌芽:80年代初,中國農民創造了村委會這種自我管理的方式。并在1982年憲法中得到了最高法律效力的確認;
試驗:1988年6月1日,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試行)開始實施,一試十年,創下我國立法史上的紀錄。
正軌:1998年11月4日,村委會組織法摘掉“試行”的帽子,正式頒行。截至2007年底,全國已建村委會62萬多個。
詹成付說,改革開放20年,村民自治與包產到戶、鄉鎮企業,并稱為黨領導下我國農民的偉大創造;改革開放接近30年,黨的十七大報告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提升到四大政治制度之一的新高度。
“村民自治,是從中國現實需要出發的民主制度,是我國民主的‘生長點’。這個民主制度的核心,是民主選舉。”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趙樹凱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