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壇:晨練吸引丹麥王子
在奧運會之前,每天早晨6點前后,都會有幾萬人到天壇公園進行晨練,這其中包含了很多唱歌、跳舞、拉二胡、斗空竹的普通市民,群眾集體晨練成為天壇公園一道特別的景觀。在奧運會期間,一些外國政要名流,比如說丹麥王子,到天壇來,就特別要看到這個場面,并對這個場面表示出了特別的興趣——因為“這里代表中國!”
而自奧運會開幕以來,北京各公園也成為最吸引游客的地方。歷史悠久的故宮、頤和園、天壇公園的外國游客都有明顯增加,很多外國政要也在這些公園留下了自己的腳印,如波黑主席團輪值主席、斐濟總理、美國財政部長、圣馬力諾執政官、丹麥王儲等都分別前往這些公園參觀。各國元首在參觀游覽中對中國深厚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贊不絕口,也對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表達了良好的祝愿。比如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在頤和園參觀游覽留言中寫道,“頤和園是中華民族的偉大杰作,相信中國和頤和園的將來都會更加輝煌”。毛里求斯總統在參觀天壇公園后留言:“我和我的代表團很高興地參觀了這座由古代皇帝建造的具有歷史意義和令人印象深刻的天壇,非常感謝你們的熱情接待和講解。”
烤鴨:中國美食最好的代表
隨著北京奧運會的舉行,在北京所有的菜肴中得金牌的是北京烤鴨。自從奧運會開幕以來,北京和平門的全聚德烤鴨店就成了老外云集的地方。每天晚上,在全聚德排隊等號的老外都有200多人,很多服務員都是忙到晚上11點多才能夠下班。北京全聚德烤鴨店四樓的服務師張立新介紹說,光他們這一家店周六周日高峰時候的流水量能夠達到135萬到140萬元,每天晚上在飯店排隊等號的人最多一次曾經達到400人。“這個人數比平時的黃金周和春節都多,創下歷史最高峰,北京烤鴨也沾了奧運會的光!”她說。
另據了解,在奧運村中,最受歡迎的菜肴也是北京烤鴨,這里平均每天要吃掉700只烤鴨,人們對烤鴨的喜愛可見一斑。有老外感慨說:“烤鴨無疑是中國美食最好的代表,擁有幾百年歷史的烤鴨比唐老鴨似乎更受歡迎,凡來中國或北京者,不吃烤鴨是一大遺憾!”
而一家澳洲報紙則幽默地說,是北京烤鴨幫助特里克特(Libby Trickett)獲得蝶泳金牌。據說,特里克特一日三餐都離不開烤鴨。
漢字:取個中文名字最有趣
除了“吃喝玩樂”,漢字也成了讓老外最著迷的中國元素。
在奧運村中文學習區內,一個名為“祈福漢字之美”的展覽吸引了很多人。在活動中,展示了中國書法界泰斗歐陽中石先生及青年書法家解小青女士的行書、當代設計師旺忘望的海報、沈延祥先生的版畫、畫家于安民的書畫、Cani女士的攝影等藝術作品。展示作品全部以漢字“祈福”為主要表達元素,向參觀者呈現出不同藝術形式的漢字之美,希望參觀者能夠分享中國文化和漢語語言的深度與美感,領略中國漢字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
據主題活動策劃者、來自《漢語世界》雜志社的王東莉女士介紹,本次活動選擇“祈福”作為主要元素,主要是想以這兩個漢字中包涵的中國傳統文化“天人合一,順行天道、安居樂業就是福”的觀念表達中國人民對世界和諧的向往,對奧運盛事及對世界人民的美好祝福。
除了展覽漢字以外,中文區的工作人員還配合展覽給一些對漢字感興趣的外國人現場取名,沒有想到很多人對取中文名字特別感興趣。一個哥倫比亞的女游泳運動員取了個美麗的中文名字“畢歐曼”,她興奮地直拍手,拿著寫好的自己的中文名當成珍寶放到書包里。還有一個美國的女運動員取名“美可”,她經過學習,現場還學會了寫她的名字。工作人員說,老外普遍對中國的漢字最感興趣,因為中國的漢字是意形文字,對于他們來說就像畫畫一樣。 (桂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