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種疑問
什么技術讓三星堆的青銅器顯得異常精美?
現如今已經修復出來的青銅器已經有幾百件,在修復過程中,修復大師楊曉鄔不斷發現古人在鑄造青銅器時,所運用的一些令人吃驚的技術。
楊曉鄔說:“我們在化驗出土青銅器中銅的成分時,發現有一些器物的銅里面含有磷。我們現在鑄造也要加磷銅,加磷銅的原因就是使銅水流的很快,能夠在銅還沒有冷卻的時候就能到達邊角這些地方。這些技術的運用讓三星堆的青銅器顯得精美異常,但是楊曉鄔說古人在制作青銅器時,大型青銅器并不是很講究,但是小型的青銅器,小到幾厘米甚至只有成年人的一根手指那么大的卻很精美。比如出土的人面鳥身的青銅器就制作精細,它的鼻子、眼睛包括手的指甲都看的很清楚,很精細,從而看出銅的質地很好,制作中銅的比例掌握的很好。”
正因為古人掌握了合理的合金配比,才使得三星堆的青銅器大的讓人震憾,小的給人精美感覺。現代人曾經模仿古人利用古人的技術,制作青銅器,但以失敗告終。
精美銅器是怎么做出來的?
青銅器的年代被測定為是商代時期的物品。讓現代人難以想象當時的工匠,古人利用古代的工藝是如何做出來的如此精美的青銅器。楊曉鄔介紹在二號坑中出土了另一件青銅器上,還有著在當時來說更神奇的青銅冶煉技術。“當把所有的殘片都拼起來時,才發現這是一棵落有九只鳥,掛滿其他東西的高達4米的青銅樹。而它也是整個坑中鑄造最復雜的一件青銅器。當時古蜀所有鑄造的精華都體現在這個上面。”楊曉鄔說,青銅樹采用了商周時期比較普遍的青銅鑄造方法,也就是范鑄法的渾鑄法。細微的地方還使用了嵌鑄,補鑄。但最令專家吃驚的是銅樹還運用了在當時來說,更為高超的銅焊技術。冶金史學界認為,華北鑄焊工藝起源于西周末東周初,到戰國才使用。而在這棵銅樹上卻體現了非常純熟的銅焊技術。
大量的銅礦來自何方?
從目前三星堆已出土的青銅器的用銅總量來看,估計約在8—10噸左右,這還不包括冶煉和澆鑄過程中的損耗。按地質學上的經驗,天然銅礦的含銅量一般在10%%—14%%左右,也就是說,要想得到10噸純銅,大約需要100噸銅礦。這大量的銅礦到底從何處取得?為此三星堆遺址的挖掘者陳德安,曾經利用現代的高科技來尋找這些文物的真正產地。
陳德安說,三星堆所有出土的青銅器,經物理化學測定都是低比值的鉛,但是四川地區含有鉛的銅礦并不多,尤其是低比值鉛的銅礦幾乎為零。這表明三星堆人所冶煉的青銅不產自本地,那么,三星堆的大量青銅又來自哪里?
陳德安說:“現在比較典型的低比值鉛的銅礦分布在云南的云山這些地方,我只做一般的推測,這個低比值青銅器的來源可能來自西南地區。”可云南在四川的千里之外,是什么把三星堆的青銅器和遠在千里之外的家鄉的銅聯系起來呢?主張三星堆文化本地說的專家則認為,三星堆的祖先應該屬于古老的氐羌民族,而氐羌民族又是一個遷徙的民族,他們的遷徙路線就是我們常說的茶馬古道。而古代的茶馬古道又恰恰經過東川。
東川銅礦有文獻可考的歷史可追塑到漢代,而且現在依然可以找到古老礦洞。古人開采礦石和現在不同,他們是從山頂順著礦脈往下開采,口里銜著用來照明的亮子,背上背著礦石艱難地一點一點往外淘。據記載,東川銅礦含量較高,所以古代的東川人發明了自己原始的冶煉方法——火燒水潑法,就是用木柴在巖石上,礦巖上燒,燒紅了之后,再用水潑上去。這是東川文獻記載中,最古老的一種銅礦的冶煉方法,因為當時沒有采礦工具也沒有火藥等,面對艱硬的礦石,古人想出的辦法就是,先用火燒,當巖石被燒熱后,再用冷水潑,由于巖石熱脹冷縮不均勻等因素,巖石會自然崩落,當然這種方法只適用含銅量較高的礦石。
東川的礦區緊鄰金沙江,據文獻記載,明清時期各朝政府所制作銅錢大都出自東川,而且就是由水路運出。那么制作三星堆青銅器的銅會不會也由此路走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