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无码日韩,无码不卡免费v片在线观看,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9797

首 頁 要聞 發展觀察 新聞跟蹤 經濟發展 減貧救災 社會發展 全球招標投標 商務資訊 觀察思考 發展報告 數字報告 白皮書 中國之窗 世行在中國
專家專欄 政策解讀 宏觀經濟 區域發展
行業動向
行業規劃 金融證券
金融法規
貿易發展 工程項目 企業發展
國情公報 經濟數據 經濟名詞 采購商
發展要聞  -萬鋼:科技發展目標是讓貧困人享受技術 節能減排公民手冊發布 -明年鐵礦石談判中方面臨三大難點 鐵礦石海運市場將高位波動 -股市低開 滬指開盤5381點 尚福林:中國資本市場發生轉折性變化 -36個大中城市經適房價格跌1.2% 國家機關集資建房一律不得供地 -民航總局斥資1400億改擴建機場 計劃新增42個 明確放開票價下限 -鄭州一建筑工地垮塌事故致7死17傷 舉報工地隱患最高可獲2000元 -國家預防腐敗局成立 監察部長馬馼兼任局長 探索設立村級紀檢員 -濱海新區綜合改革方案上報國務院 私募股權基金協會將在津成立 -滬深總市值破24萬億 最牛散戶半年獲利上億 八行為屬市場操縱 -央行七調存款準備金率 年內或再加息
古籍家底占全國13% 江蘇省加大救護力度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9 月 07 日 
字號:    打印本文章 寫信給編輯

中新浙江網9月7日電 穿行在一列列古籍書架間,就像穿行在歷史的長河中,5000年中華文明投射在中華古籍的每一頁上,薪火相傳綿綿不絕;凝視著那一部部經史子集,就像凝視著先賢們睿智的面孔,他們的名字就像天上的星星,永遠閃耀著智慧的光輝;翻閱一本本線裝書,仿佛可以聽到從遠古傳來的聲音,訴說著朝代的榮辱興衰、人的悲歡離合,也訴說著中國氣派和民族精神。

從今年起,我國啟動了中華古籍保護工程。江蘇古籍藏書量、人才培養和歷年修復數量都處于全國前列,從8月份開始,全省加大了古籍搶救和保護的力度。

江蘇古籍搶救駛上快車道

8月21日,省古籍保護中心在南圖揭牌,這標志著江蘇古籍保護開始提速。

根據中華古籍保護工程的工作計劃,江蘇共有南京圖書館、蘇州圖書館、蘇州博物館和常熟圖書館4家被列為全國首批試點單位,從今年8月到明年4月負責摸清江蘇古籍的家底,所有圖書館、博物館向試點單位提供自己的古籍藏書數量和目錄,在此基礎上要做兩項工作:一是整理珍貴古籍名錄,二是評選古籍重點保護單位,程序借鑒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方式,先建立省級目錄,再申報國家級目錄,如果個人申報成功,國家將在資金和技術上對藏書者給予補助和支持。

由于古籍的不可再生性,目前的修復基本采用傳統工藝,效果好但效率低、速度慢,因此文化部將建立高標準的古籍保護實驗室,使中國古籍保護工作走上科學軌道。南京博物院的古籍保護科技處于全國一流水平,奚三彩研究員說,南博紙質文物保護研究室有很多獲國家級科技大獎的保護手段,“蠶絲樹脂網”是把單根蠶絲織成網,表面噴上樹脂,用熨斗一熨就在紙張表面形成韌性的保護膜,這種技術保護過敦煌古卷;派拉侖是種航天材料,南圖和南博合作攻關,將其裂解成離子狀態,滲透性很強,書本不用打開便可以在每一頁上形成保護層,這層“防護衣”耐酸防水;氣相法脫酸是將古籍放入真空艙中,再送入二乙基鋅氣體,在煙霧騰騰中便可以解決紙張酸化問題;針對古籍生蟲長霉,南博研發出純中藥合成的阿爾法溴肉桂醛溶劑;殼聚糖是天然高分子材料,和紙張性能相似,通過改性后噴灑在古籍上可以增加紙張韌性……科技是文物保護的神兵利器,江蘇的古籍保護也正在嘗試借力高科技。

另外,古籍保護還可以嘗試新的思路。馬寧說,南圖正在考慮市場化運作方式,第一種是招聘社會上的古籍修復人員,第二種是采取認修的方式,南圖可以拿出一批待修復的古籍,請企業、團體或個人出資修復,南圖會發榮譽證書,甚至在古籍后寫上你的名字、蓋上你的章,畢竟搶救古籍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

1人要修復10萬本古籍

“厚實的家底所代表的,不僅是自豪,更是責任。”南圖歷史文獻部主任徐憶農說,“江蘇各地申報的急需搶修的古籍有111余萬冊,這意味著江蘇平均每3本古籍中就有1本需要搶救,而各圖書館既無財力,又無人力和能力修復。”而在南京博物院,圖書室主任王明發告訴記者,南博的20萬冊古籍中約有1/4需要修復,可是修復人員只有一個小伙子。出于保護需要,大量的古籍還封存在30年代文物南遷時的包裝里,放在恒溫恒濕、沒有光線的庫房里。

南圖的160萬冊古籍中有60萬冊需要修復,然而按近年來平均每月50本的修復量計算,要修完這些古籍需要1000年。去年在南京召開的“中埃文物古籍修復技術教育論壇”上傳出一組令人憂慮的數據:全國共有1000多萬冊古籍文獻需要搶救性修復,但全國的專業古籍修復人才總共不足100人,平均1個人竟要負責10萬冊古籍文獻的修復工作。形勢萬分嚴峻!

在南圖古籍修復室,十多個工作人員正在忙碌著:有的人把拆下的古籍書頁反面朝上,用毛筆沾上小麥淀粉,把用傳統工藝制作的紙沾到破損部位,再用鑷子把多余的邊角撕下;有的將補好的書頁噴上水,一層書頁一層溜邊紙地疊壓好,再將之壓平;有的將修補好的整本書頁上夾板夾緊……維修組組長、副研究館員周蘇陽說,修復古籍一般要先把書拆成分頁,經過補洞、噴平、倒頁、折頁、捶平、壓實、釘紙捻、齊欄、修剪、打磨、裝訂等十多道工序后,再裝訂起來,如果紙張長霉、有污染或酸化,還要用熱開水清洗,脆化的還要先拓裱。

事實上,古籍修復不僅是個技術活,還需要修復人員具備古文基礎、版本目錄學、化學、物理和生物等學科知識。比如脆化的古籍是因為紙張變酸,修復人員要能測試酸堿度并配制藥水;紙張要能區分宣紙、竹紙、皮紙還是連史紙;古文基礎好,拼接破損頁面速度才快;書蟲活動的蛛絲馬跡、霉變的紅、黑、綠、白四色都要能分辨并采取措施,白菊驅蟲、黃柏防蛀防霉、橡碗子染色,這些植物怎么利用都要熟悉。現在古籍修復人才青黃不接,十萬比一更凸顯培養專業人才的緊迫。

省古籍保護中心的徐春生告訴記者,現在最緊迫的是那些紙張酸化的書,酸化導致脆化,嚴重的一翻書頁就變成了碎片,因此對脆化的古籍進行修復是一件火燒眉毛的事。

江蘇古籍家底占全國13%

說起古籍,江蘇有足夠的底氣自豪。據省文化廳副廳長、南京圖書館黨委書記馬寧介紹,全國公共圖書館共收藏古籍2750萬冊,江蘇有360萬冊,占全國的13%,其中善本9300多種,占全國16%,這些善本中,有5500多種是最彌足珍貴的孤本。南京圖書館收藏古籍160萬冊,僅次于國家圖書館和上海圖書館,位列全國第三。

1993年,江蘇修建了全國第一家古籍樓,恒溫恒濕、防火防盜,工作人員笑稱:“古籍比館長先‘享受’空調”。如今,南圖新館內全國最先進的古籍部正在裝修,總面積1300平方米,采用智能型密集式書架,每個書架上都有一個控制器,自動把溫度控制在20℃—26℃,濕度控制在30%—70%,架上有什么書、借出什么書都一目了然,書架內使用樟木隔斷,防蟲防霉,庫房內有二氧化碳和水噴雙重滅火設計,鋼筋混凝土整鑄的墻體厚達80厘米,和金庫一樣堅固。

古籍修復需要專門人才,江蘇在這方面做得全國最棒,2001年在莫愁職業學校開辦了中國第一個古籍修復專業,比全國試點早了2年;2006年金陵科技學院設立了全國第一個古籍修復本科專業,比國務院發文在高校設置古籍修復高等專業早了1年,如今南圖的修復組有15人,數量和技術在全國數一數二。

從2004年起,江蘇省每年投入9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古籍修復,修復量在全國名列前茅,其中最有價值的是2005年—2007年修復的敦煌卷子4卷。

從1985年起,江蘇開展古籍微縮保護,用借閱微縮膠片代替直接借閱古籍,近年又探索掃描、刻光盤、建數據庫等方法進行再生性保護,使珍貴古籍盡量少用得以珍藏。(顧晶 王宏偉)

來源: 中新浙江網

相關文章:
蘇啟動"中華古籍保護計劃" 私人珍貴收藏可獲政府補助
中國采取5舉措保護古籍 將建國家珍貴古籍名錄
中國年底將公布首批珍貴古籍名錄及重點保護單位
文化部解讀關于進一步加強古籍保護工作的意見
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古籍普查2007年全面鋪開
國務院要求依據國際公約追索非法流失境外古籍
中國已完成3/4少數民族古籍的編纂與出版
圖片新聞:
2006華東薪酬榜出爐 上海整體薪酬全國榜首 消費品業逐年拉高
山東炸響拆除小火電"全國第一爆" 每年可減二氧化碳排放320萬噸
更多 >>

觀察與思考
中國能源發展戰略規劃/ 07年中國改革重點行業
· 聚焦十七大前中國人事任免
· 中國反壟斷法出臺 向壟斷說“不”
更多>>
中國發展報告
中國改革評估報告 / 中國數字報告
· 中國農村計劃生育網絡
· 中國城市發展報告(2006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