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與減災國際會議"4月20日在北京召開(圖)
性別與減災國際會議在京開幕 陳至立發表書面致辭
中國應加強婦女在防災減災中的作用 拓展國際合作
汶川地震婦女受災嚴重 死亡和失蹤婦女約14465人
性別與減災國際會議22日閉幕 通過《北京倡議》
2009年4月20日-22日,由全國婦聯和聯合國國際減災戰略秘書處聯合主辦的“性別與減災國際會議”在京舉行。來自43個國家及聯合國系統負責婦女事務和災害管理部門的高級官員以及國際非政府組織、學術團體的260多名中外代表出席會議。
會議通過了《北京倡議》,要求各國政府加強性別分析和性別主流化的政治承諾,促進負責減災、氣候變化、扶貧和性別問題各部委之間的合作,提高救災協調中婦女的參與,保證男女兩性平等獲得救災援助。此倡議將提交給今年6月在日內瓦召開的國際減災平臺大會。以下是《北京倡議》全文:
將性別意識納入減災全球行動北京倡議
中國,2009年4月22日
我們,性別與減災國際會議的與會者,來自世界各大洲43個國家,帶著各自的經驗與專長,于2009年4月20-22日齊聚中國北京。本次會議基于一系列將性別平等納入減災的國際和區域會議的成果,包括所有的性別敏感政策、風險評估、早期預警、和國家及社區抗災能力的指標等。我們認為,國際和區域進程的成果,包括《兵庫行動框架》、在亞洲和非洲召開的部長級會議以及利比里亞國際研討會的宣言,《內羅畢行動計劃》、《北京行動綱領》、《巴厘島氣候變化行動計劃》以及《馬尼拉全球行動宣言》,提出了全球政治領袖的共識,即性別主流化對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至關重要。
我們與會者,來自43個國家、聯合國機構和世界各地的民間團體,從性別視角仔細審議了會議五項議題領域的進展以及面臨的挑戰:(1)從性別視角推動減災政策與決策變革;(2)性別、減災與扶貧;(3)性別、減災與氣候變化;(4)男女平等參與社區減災;(5)婦女與救災及災后重建——汶川地震一周年。
我們充分認識到,洪水、干旱、熱帶風暴和地震等自然災害所引發的災難不斷增多。當今,發生最頻繁的災難與氣候相關。災難增多的趨勢對全球實現千年發展目標,特別是食品安全、減貧和環境的可持續提出了嚴峻挑戰。現有國際數據表明,雖然富人也會受災,但窮人受災害影響最大。
我們充分意識到,女性占世界貧困人口的70%,并且在社會經濟、政治、文化方面處于不利地位,因此受災難影響更為深重。現行政策和框架沒有充分認識和支持婦女在維持家庭、社區發展和社會網絡方面的關鍵作用。由于環境惡化,氣候變化會使發展中國家幾百萬婦女的日常生活更加困苦。考慮到這些機制性的不平等,男人和男孩也必須以積極的方式參與進來,以采取有效的策略推動變革。
我們關注到,在國際和國家層面討論減災和應對氣候變化的過程中,性別問題仍處于邊緣化。有關社會性別的考慮尚未作為基本原則納入減災和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框架之中。
我們完全相信,我們在本次會議上討論的性別、減貧、應對氣候變化、減災和災后恢復和重建問題都是發展進程的組成部分。性別平等是一個根本的發展問題,需要在整個發展過程中予以考慮和解決。災害風險和氣候變化以及快速城市化帶來的風險是發展進程面臨的日益突出的挑戰。
我們需要政治意愿和承諾、科學的方法、政策與方案,來解決這些復雜的問題。重要的是,要采取一種創新和綜合的方法。
我們需要將性別作為跨部門議題納入減災和氣候變化的綜合發展政策、規劃及實施過程。我們全力促進多方(利益攸關者)、多部門、多領域和多層次的合作與協作,互利共贏,實現并維護性別平等。只有這樣,才可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我們都確信并承諾,作為政治家、政府高級別官員、以及發展和人道主義行動者,在自己能力范圍內倡導將性別視角納入政策和方案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