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9月7日,吳邦國主持第二屆世界議長大會。
2005年9月15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聯合國成立60周年首腦會議上提出了“和諧世界”的理念。
胡錦濤:5分鐘展示大手筆
迄今為止,中國領導人最近一次亮相聯合國大會,還是三年前的聯合國60周年華誕時,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出席了聯合國首腦會議。作為出席聯大會議的第五位中國領導人,胡錦濤的出現吸引了國際媒體的廣泛關注。新加坡《聯合早報》當時評論稱,胡錦濤以國家元首身份進入大國外交和國際舞臺不過二三年時間。無論是言談舉止,還是神態風格,他已經展現出雍容大度、揮灑自如和信心十足的大國領導人形象。
成立60年的聯合國,2005年起開始更加正視改革的迫切要求,以至于“煥發新春”的口號都被印在了紀念徽標上。而究竟將怎樣改革,未來的世界將是什么樣,各國眾說紛紜。
胡錦濤的講話日期選擇在了當地時間9月15日上午,當時任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的張義山副代表親歷了胡主席的講話過程,他對《環球》雜志回憶時表示,自己當時還為中國代表團抽了“好簽”。因為按照規定,大會發言分時段進行,先后順序是國家元首級、總理級和外長級。為了體現平等,每個時段都要通過抽簽來決定各國領導人的出場次序。
“我們那個簽抽得很不錯。在大會發言,出場太早了聽眾還沒到齊,太晚了人又都散了。胡主席講話的時間不前不后,正好是人最多的時候。”張義山對媒體表示,另外一個簽是中國代表團的席位,也相當不錯,正好在正中走道比較居中的位置,“所以會議期間看到胡主席坐在那里,許多國家的代表都主動過來與胡主席握手。”
中國前高級外交官陳有為表示,自己曾多次隨同外長與國家領導人出席聯合國大會,從代表席上觀察會場風云。通常情況下,聯大會場都比較松散,座席上交頭接耳,人員進進出出,發言空洞老套居多,缺乏吸引力。但這一次,他在電視中發現,“當胡錦濤發表講話時,會場寧靜,各國領導人全神貫注傾聽。在胡錦濤講話結束時,全場立即報以熱烈掌聲。這種情景是前所未有的。”
這篇題為《努力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的重要講話,全面闡述中國對當前國際形勢及重大國際問題的看法和立場,對加強聯合國作用、推動聯合國改革、促進國際發展合作等問題提出了具體主張。也正是在這短短5分鐘的講話中,胡錦濤提出了“和諧世界”的理念,這種新世界觀就此在聯合國會場為國際社會廣泛關注。
在到訪聯合國的69個小時中,除8場多邊活動,胡錦濤還進行了11場雙邊會見,包括同美國總統布什、俄羅斯總統普京的會晤,同菲律賓、贊比亞、莫桑比克、印度、阿爾及利亞、巴基斯坦、馬其頓、加蓬等發展中國家領導人的會見,同第60屆聯合國大會主席國瑞典首相約蘭·佩爾松的會見,以及同眾多領導人的握手寒暄。日理萬機的穿梭外交,成為貫穿胡錦濤聯合國行程的鮮明主題。
也是在那次大會上,胡錦濤還提出了援助發展中國家的五個具體措施,包括為所有同中國建交的最不發達國家提供部分商品零關稅待遇,今后兩年內免除重債窮國的債務,三年內向發展中國家提供100億美元優惠貸款,增加對發展中國家的醫藥援助,以及為發展中國家培訓3萬名人才等。
有外媒因此感嘆,“在聯合國大會的講壇上,從來還沒有一個大國提出過這樣具體的一攬子援助計劃……也許有人會說,中國自己還有很多人沒有脫貧,何必如此闊綽地援助他國。但胡錦濤的這一大手筆反映了中國國力的日益壯大,擁有更大的外援能力,表明即使北京已把大國外交置于全球外交的首位,仍然關心著第三世界,愿意伸出援助之手。”
(本專題寫作過程中,參考了《江澤民傳》、《江澤民出訪紀實》、《李鵬外事日記》、《吳建民傳》以及其他媒體的公開報道,在此一并致謝)
中國借重聯合國舞臺
中國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中國領導人每一次亮相聯合國舞臺都格外引人關注。而從鄧小平以副總理身份亮相聯合國會場至今,尤其是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中國領導人登上聯合國講臺的頻率越來越高。
在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的劉建飛教授看來,今天中國的影響力與過去已不可同日而語。“1974年中國還沒有實行改革開放,整個國家也被孤立在國際社會之外,雖然聯合國恢復了我們的合法席位,但中國的聲音還是很容易被忽略。”
劉建飛告訴《國際先驅導報》,冷戰時期是美蘇兩個大國在主導世界事務,聯合國基本處于被邊緣化的地位,“無非就是表決機器”。而在冷戰后,聯合國的作用開始顯現,一些大國也愿意通過聯合國協調,而不是爭斗,“聯合國過去是斗爭的舞臺,現在是合作的舞臺。”
對中國而言,新一屆政府更加重視多邊外交,而多邊外交的最主要平臺就是聯合國,所以中國對聯合國的作用也越來越重視。“特別是冷戰以后,加強聯合國的作用也是中國的目標。”劉建飛表示,中國領導人頻繁參加聯合國會議本身,也是支持聯合國發揮更大作用的表現之一。“我們曾倡導的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就是以聯合國為基礎,在聯合國框架內來操作的,這一點和美國不一樣,美國提的建立所謂新秩序是想降低和減弱聯合國作用。”
另一方面,隨著中國的崛起,國際社會對中國的期望值也越來越高。2005年9月,胡錦濤主席正式在聯大上闡述了“和諧世界”的理念,并對發展中國家做出了5項援助承諾,充分說明了中國的負責任形象。
具體到溫家寶總理的這次出行,劉建飛認為,奧運會的成功舉辦肯定會使中國領導人的信心更強了,同時也令世界對中國人的辦事能力有了新的認識。在這個背景下,國內國際輿論的期望增高是自然的,尤其是一些國家可能會要求中國承擔更多的責任。面對機遇和挑戰,中國人該有什么樣的心態呢?“期望是期望,現實是現實,”劉建飛表示,“中國肯定會一如既往地表達自己主張,包括支持千年發展目標等問題,但中國畢竟只是一個國家,發揮作用也不能超出自身能力范圍。”(記者 曉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