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東京召開的第四屆“東京-北京”論壇開幕式會場
國務院新聞辦主任王晨在開幕式上發表講話
崔天凱大使在開幕式上發表講話
日本外相高村正彥在開幕式上致辭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2008年9月16日,由中國日報社與日本“言論NPO”組織主辦的第四屆“東京-北京”論壇在日本東京正式開幕。
中國國務委員戴秉國向論壇發來賀辭,贊揚“北京-東京”論壇在中日交流中的重要作用,并稱中日關系經歷了“破冰”、“融冰”、“迎春”和“暖春”,目前已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
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30周年。戴秉國表示,中方愿與日方繼續共同努力,加緊全面落實兩國領導人達成的各項重要共識,共同推動中日戰略互惠關系不斷向前發展,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做出新貢獻。
戴秉國在賀辭中說:“以‘亞洲的未來與中日的作用’為主題的本次‘北京-東京’論壇,為兩國新聞界、學術界與民間組織進行交流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對雙方認識過去、把握現在、思考未來很有意義。”
日本首相福田康夫也為大會發來寄語,他認為“北京-東京”論壇已成為日中關系方面每年舉行的一項重要活動,該論壇一直能夠前瞻性地思考日中關系的發展,積極地開展著眼于未來的富于睿智的討論。
福田在寄語中說,始于2005年的“北京-東京論壇”,今年是第四次舉行,如今已發展成日中關系中每年將要作的一件大事。一直以來,該論壇針對日中關系未來常常起著先導作用,并積極開展了睿智的探討。如:為了構筑牢固的信賴關系而需要開展不懼怕摩擦的對話、青少年交流在促進相互理解方面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日中兩國對國際社會肩負著極其崇高的責任等,這些都是在以往的論壇里提起的看法。此外,每一次由論壇主辦方實施的民意調查結果,亦給思考日中關系未來提供了尤其珍貴的參考。伴隨著該論壇的步伐,近年來日中關系也取得了巨大發展。
福田表示,與“北京-東京”論壇一樣,近年日中關系取得了巨大的發展。他相信無論在什么時候,日中兩國都會本著胡錦濤主席訪日期間兩國簽署的《中日關于全面推進戰略互惠關系的聯合聲明》的精神,一起克服困難,充滿勇氣地前進下去。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王晨在大會開幕式上發表演講,他表示:“中日兩國完全可以、也應該在政治上成為不同社會制度合作的典范;在經濟上成為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的伙伴;在人文方面成為相互學習、共同促進的朋友;在國際事務中成為促進世界和平穩定發展的積極力量。”
王晨認為,“北京-東京”論壇就是中日之間為數不多但行之有效的交流平臺。他說:“與前三次論壇相比,這次論壇匯集了兩國各界更多的高層人士,出席人數也創下了新的記錄,這充分表明中日兩國各界對進一步發展兩國的交流合作高度關注,反映出這次論壇本身對中日兩國各界人士的巨大吸引力。”
中國駐日大使崔天凱在開幕式致辭中提到了三個“30周年”,即中日締結友好條約、中國改革開放和鄧小平訪問日本30周年。崔天凱說:“30年來的事實有力證明,中日關系的演變發展始終與兩國各自的命運緊密相聯。兩國的國家利益決定了中日之間必須友好相處、互利合作。中日關系長期健康穩定發展,則是兩國在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中保持繁榮與發展的重要條件。”
日本外務大臣高村正彥在開幕式上說:“由于現今日本政局的變動,許多人非常關注日本的對中政策。但是我確信,重視中日關系的潮流不會有任何的變化。”高村表示,日本將堅持推進中日戰略互惠關系,兩國關系的前進方向不為國際形勢和國內事務所左右。
中國日報社總編輯朱靈代表本次論壇中方主辦方——中國日報社在開幕式上致歡迎辭,他說:“希望各位能夠一如既往地為中日關系的持續發展暢所欲言、獻計獻策,讓本屆論壇結出豐碩果實,讓中日關系的友好之河澎湃奔騰,永不結冰。”
本屆論壇的主題為“亞洲的未來與中日的作用”,中日雙方參會代表將在政治、經濟合作、安全與救災、環境、糧食與食品安全、媒體等眾多領域進行坦誠、理性的探討和交流。其中政治對話分論壇設在東京大學,部分中日嘉賓與日本高校大學生進行直接對話。
此次論壇得到了中日雙方的高度重視,國務院新聞辦主任王晨、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主任委員李肇星、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主任趙啟正、中國對外友好協會會長陳昊蘇、中國駐日本大使崔天凱等數十位中方高層官員、商界及媒體精英、知名學者等出席了本屆論壇。日本外務大臣高村正彥、總務大臣增田寬也、防衛大臣林芳正、環境大臣齊藤鐵夫、國土交通大臣谷垣禎一等現任政府高層官員及各界要人也出席論壇并發表演講。本屆論壇無論從出席人員規格、嘉賓人數、還是議題設置數量都創造了“北京-東京”論壇之最。
“北京-東京”論壇是由中國日報社與日本言論NPO共同發起和組織,中國新聞界、學術界與日本民間組織攜手,為促進中日關系發展、加強中日相互了解而共同搭建的中日精英交流平臺。論壇的主旨和目標是推動中國和日本民間的友好交流,為兩國政治、經濟、學術、文化精英提供一個開放性的討論空間。論壇每年在中日兩國輪流舉行,自2005年首次創辦四年來,論壇已經成為中日間為數不多的“公共外交”平臺,影響日趨擴大。
(信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