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5月一個晴朗的日子,在河南鞏義市文化館副館長席顏昭先生的陪同下,我們一行人參觀了康百萬莊園,我驚詫于莊園的建筑藝術與文化特色之余,更是對豫商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靠販鹽起家的康百萬家族興盛長達400多年的財富神話,應該為新一代豫商乃至其他想成就事業的人士提供寶貴的啟示。
康百萬的綽號起因于莊園主康應魁兩次懸掛千頃牌并向清廷捐助餉銀,故人稱“康百萬”、“康半縣”。
1901年9月25日,因八國聯軍入侵西逃的慈禧太后,由西安返回北京時路過鞏縣(今鞏義市),康家聞訊,斥巨資修建御道、浮橋和行宮為慈禧太后接駕,用滿漢全席招待兩宮,并獻白銀百萬兩,被慈禧賜封“康百萬”。從此,“康百萬”更是名揚天下。
據考證,康家是明朝初年由趙氏攜帶兒子康守信從山西洪洞遷移而來,卜居在鞏義橋西村。自明代始,康家第6代康紹敬就初涉仕途,并以置辦土地和店鋪起家。到了明朝中期,康家已擁有大量土地和店鋪,成了一方富豪,橋西村也由此改稱康家店。
康家靠河運發財,靠土地致富,靠“貢獻”得官,多次得到皇帝賞賜,最高時官至三品,數次欽加知府銜。康家歷史上曾有400余位博取功名的子孫,前后富裕了12代,興旺達400余年。明、清時期,康百萬、沈萬三、阮子蘭被中國民間稱為三大“活財神”;民國時期則是“東劉、西張,中間夾個老康”,康百萬為中原三大巨富之一,當時曾有民諺曰:“河里行的康家船,岸上種的康家田,路上跑的康家馬,棧里借的康家錢。”
400多年中,康家曾有康大勇、康道平、康鴻猷等10多人被稱為“康百萬”,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清代中期的康家14代康應魁。他在前人的基礎上,以家臨洛水、黃河之利,靠漕運在山東、河南、陜西、江浙一帶經商,“富甲三省,船行六河”,擁有土地達18萬畝,日進千金,家資巨萬,民間稱其“頭枕涇陽、西安,腳踏臨沂、濟南;馬跑千里不吃別家草,人行千里全是康家田”,人稱“活財神”。
俗話說:“富不過三代”、“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可康家足足富了400多年,權勢縱橫千里,雖然其每個時期都有不同的歷史背景和策略,經營方式與內容也不同,但康百萬的顯著特點是具有鮮明的豫商特色。
豫商文明要比晉商、徽商等商業文明年代早,從《詩經?氓》中“氓之蚩蚩,抱布貿絲”等記載看,早在春秋時期,中原的商業往來已非常活躍。古代交通以水路最便利、成本最低,沿水路兩岸的商業也相對發展較快。當年鄭國的大商人弦高就是鞏義境內犒的秦師,從而保全了鄭國。康百萬家地處河洛交匯處,距古都洛陽較近,因此深受中原文化影響。
康家的發跡史既有別于晉商大院、幫會文化,又不同于徽商的別墅、戲樓格局,而是兼容晉、徽兩商派特點,采取農、官、商三位一體的發展戰略,穩扎穩打,形成以鞏義為大本營,處處為營,處變不驚,歷經四百多年仍富甲一方的特征。
晉商往往從小商販開始,精打細算,滾雪球,各成體系,漸成氣候;徽商則以投機取巧,互相聯合,形成商幫。
從地域上,康百萬以黃河中下游為主線,通過涇河、渭河、洛河、沂河等水路,向周圍發展,西部最遠至蘭州,東部最遠達日本,北至京、津,南達滬、杭等地。從經營內容看,康百萬為代表的豫商,以土地為主,處處設棧房,賺錢買土地,在土地的擁有量上,可以說是當時全國商人之冠。從經營思想上看,晉商重錢不重官,“學而優則商”,從小就教育孩子怎樣掙錢;徽商重官不重錢,賺錢為做官,從小就教育孩子做官;豫商往往是深藏不露,“守中虛外”。中國人“學而優則仕”、“尊儒黜商”的觀念一直根深蒂固,而康百萬家族的可貴之處在于他沖破了這種禁錮,大膽經商,并以公益為手段,修黃河大堤、建學校、賑災民,消解社會矛盾,獲得較寬松的社會生存環境。山東民間所敬的“活財神”中就有“康百萬”,從而贏得民心和朝廷的賞賜,達到做官的目的,回歸正統。
徽商“輕離別”,一去數十年不回,晉商也有這種特點,豫商卻是以河洛文化為核心,特別重鄉土、戀家鄉,很少有長年在外不歸者。康百萬是豫商的典型代表人物,發家之后,康家歷經明、清、民國建成了規模宏大、功能齊全的封建地主莊園,使康百萬莊園成為中原地主莊園之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