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于山東大地的儒學,不僅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體和核心,更是齊魯文化的核心和主要代表。它深刻地塑造了中國人的國民性格, 其中尤其深刻地塑造了山東人的性格。山東人的商業觀念、商業心理甚至商業風格無不打上儒家思想的烙印。
以義為先,以義致利。
義利關系是儒學思想中的重要內容,孔子把“義”看作人立身做事的根本,謀求物質利益必須建立在合乎道義的基礎上,他主張“見利思義”、“見得思義”。孟子繼承孔子的義利思想,也主張“以義制利,以義勝利。”儒家義利觀長期教化結果是使山東人格外具有道德感,這在商務活動中充分體現出來。舊中國最大的絲綢經營聯合企業---瑞蚨祥就頗具代表性。
儒家文化耽誤了民營經濟發展嗎?
文化傳統并不決定我們未來的走向,決定我們未來的,是現實的抉擇。
據《齊魯晚報》報道,在山東省最近舉行的“全省支持民營企業做大做強”座談會上,有一位學者認為,儒家思想中的某些東西是阻礙山東民營經濟發展的障礙;比如江浙一帶的民企老總們最關心的是自己的企業怎么辦,如何創造價值,而山東的一些民企老總們總是想和政府密切聯系,爭戴“紅帽子”,甚至熱衷兼任政府部門頭銜,“自身潛意識里有比較濃厚的‘官本位’意識”被認為是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之一。有專家認為,這些反常現象的出現與山東儒家思想根深蒂固不無關系。因為儒家思想主張“學而優則仕”、“重官輕商”、“重農輕商”,經商成了“二等公民”。于是,“揚棄儒家思想”、破除“官本位”,成了發展民營經濟的必要條件之一。
這話當然沒錯,因為這些話從來就沒錯過。任何思想遺產都需要揚棄,任何時候“官本位”也不是個好東西。問題是把本省民營經濟不振的部分原因歸之于儒家思想,讓祖宗擔一份責任,背一頂黑鍋,這是不是公平。 要對一種現象下結論,必須基于實證的分析,而不能只靠抽象的邏輯推演。像“官本位”這種社會意識的存在,當然有文化傳統的作用,但更依賴于現實社會的規則和潛規則。“官本位”意識之所以存在,是這種規則和潛規則下付出與收益的成本核算結果,這個賬不能記到祖宗頭上。如果“職能部門”的喜怒哀樂還能決定一個企業興衰,你不和他們“密切聯系”行嗎?這是個文化傳統的問題嗎?某些阻礙民營經濟發展的障礙,根本就不是什么觀念問題,而是個利益格局問題。
孔子生在山東的版圖上,我們便說儒家文化耽誤了自己發展民營經濟,那江浙地區民營經濟發展快,是不是可以說托了哪個古人的福呢,或是為不是孔子的老家而幸運呢?這顯然沒有多少說服力。中國這么大的地方,不同地域的文化可能會有一點差異,但基本上延續著相同的文化傳統,如果說孔夫子生在山東,山東是儒家文化的發源地,就說經濟生活中一些“反常現象與儒家思想根深蒂固不無關系”,那相同的現象出現在其他省,又如何解釋?清末時也是重官輕商,商人往往追求官商雙重身份,那是因為他們的價值和地位得不到主流社會的認可,常常要看權貴的臉色行事,對他們來說,雙重身份實際上是一種基于自身利益的選擇,并不能說是基于對儒家文化的崇仰,雖然那個時代儒家文化氛圍比現在濃得多;而儒家文化,只是為當時社會的利益格局提供“合法性”解釋的工具而已。說到底,限制當時工商業發展的,從根本上說,不是什么儒家思想,而是封建王朝的利益格局。可見,經濟的繁榮,是良好制度的必然產物,而不是哪種文化的必然產物。
在一種規則和制度的壁壘面前,任何文化都是軟弱的。當我們面臨某種困境的時候,總是習慣于到傳統中去找原因,這是一種有宿命色彩的“文化決定論”。在儒家文化中探尋民營經濟不振的原因,就像把民主意識和法制意識不張歸之于中國沒有這樣的傳統一樣,也是一種潛意識中的路徑依賴。
東亞的許多國家、地區,都有與中國相同或相似的文化傳統,但有的國家和地區卻先于中國實現了全面現代化。可見,文化傳統并不決定我們未來的走向,決定我們未來的,是現實的抉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