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廣東“藥大王”征服上海人
“如今,浦東開發給上海人致富帶來了機遇。但是,我要說一句潑冷水的話:相比較我們早已富起來的廣東人而言,上海人恐怕赤了腳也趕不上。”說這番話的是那位在上海醫藥市場有“廣東藥大王”之稱的年僅25歲的梁老板。
有志不在年高,梁老板闖蕩大上海已經有7年歷史,并學會子一口流利的上海話。如今,這位小廣東不僅能在大上海創造每月百萬元銷售額,而且還像磁鐵一樣吸引著至少幾十名方方面面、上上下下的上海朋友圍著他轉,其中有經理、廠長、業務員,還有不少與其業務無關的政府機關干部哩!
“要我談廣東人在上海的優勢,我認為很重要的是經濟水平的優勢。”這位高中畢業棄學經商的小廣東如是說。
確實,梁老板在上海的成功勾勒出一條經濟水平的傾斜線。
1987年春天,18歲的梁老板在他姨夫帶領下,第一次來到大上海。你別瞧不起這個只有1.6米高的小廣東,那時,他的兜里已經有50萬元了。這是他前3年的資本原始積累。
一路上,姨夫憑著前幾年在上海做生意的經驗,不停地向梁灌輸他的成功之道:舍得撒落一分,才能得到一元。梁牢牢地記住了,因為,姨夫還點撥他:這么多年來,一直守著大鍋飯的上海人窮得酸透了。要在上海灘站穩腳跟,就必須交一批上海朋友為你賣命。
抵滬的當天晚上,姨夫就為他邀來了20位上海朋友,在上海綠楊村擺了兩桌,觥籌交錯之際,姨夫作了即興發言:“本公司業務已發展到全國,今后,我不再常駐上海了,由小梁接替,還望各位高朋多多關照!”話音剛落,梁就“活學活用”當場“舍得撒落”了,在與客人交換名片的同時贈上見面禮1份:進口西洋參和高麗參各1盒、“三五”牌香煙1條、日本產女仕絲襪1打。生意還沒談成一筆,小小年紀的梁老板就如此氣派!?上海的朋友們服了!在1987年的上海,這份見面禮絕對夠威夠力!連其姨夫事后都說;“怎能這么大手大腳的啦?”你猜梁老板怎么說:“你不是說‘舍得撒落1分,才能得到1元’嗎?這回,我撒落700多元,放大10倍就是70萬啦!你沒瞧當時那些上海朋友興奮的樣子嗎?”
第二天,姨夫回廣東做他的大買賣去了。梁老板悠悠地坐在賓館里,他堅信會有上海人來為他賣命的,什么叫釣魚呢?
“魚兒”果然一條條“游”來了,有主動提出為他兼職當推銷員的,有愿意定期為他提供醫藥市場信息的,甚至有熱情邀請他住到自己家里去辦公的。人生地不熟的梁老板立刻如魚得水了,當然,他依然堅持“撒落”理論:只要你到他那兒去,最起碼的“恩賜”是外煙1條,至于犒賞當然不能少。
2個月后,梁老板的業務銷售量就超過了他姨夫單一的進口西洋參、高麗參擴展為中西藥品、醫療器械。到1990年,梁老板已經成為上海灘醫藥市場頗有名聲的“廣東藥大王”了。
如今,自稱“在上海沒有擠過一次公交車”的梁老板居住在市中心一套2室1廳的住宅里,雖然手中提著一只大哥大,但是,他平時很少出門,尤其是不用為業務而東奔西走。他每天就像調度員一樣,向他的各路上海朋友們發口諭,和他的廣東同行不同,他至今沒有正式雇傭1名員工,他的理論是:雇傭的人數畢竟有限,而朋友網絡的編織是無限的。確實,只要他發口諭,平時在單位很是神氣的上海科長會為他騎著摩托車去機場取航空包裹,司機朋友會在單位出車時悄悄地開到冷庫為他運貨,漂亮小姐愿意為他去民航售票處定機票……甚至還有為他捧著郵包去寄特快專遞的上海經理。
“并不是我富有號召力,只是巨大的經濟落差在起作用。如同中國人見到美國人總是那么彬彬有禮一般。見到有錢的人沒脾氣了,對于上海人來說尤其明顯。說真的,我在上海做生意上沒有1天能離開上海人,是上海朋友為我創造剩余價值,而上海朋友得到的只是小頭。平時撒落的一點東西算得了什么?一筆生意做成,就夠我撒落一年半載了。1992年10月,一位好長時間沒給我辦事的上海朋友來找我,他給我提供了2條信息:一是美元兌人民幣將再度升值,二是華東地區性病治療中心的地址、藥房主任的姓名。于是,我立即電傳廣東,大量吃進瑞士羅素公司出品的性病克星‘菌必治’,當時進價是75元人民幣,如今,120元都搶著買,你說這位上海朋友等于送我多少錢?……”那天,梁老板在他的寓所里告訴我說。據透露,他的上海朋友們已為他購得內部價商品房一批,梁老板的蛋糕做大了。
背井離鄉,從熱土到冷土,巨大的文化震撞與生存壓力,使多少外來人口在雄踞華夏的大上海被視作“盲流”、“賤民”而無情地被淘汰出圈?這是因為,他們行進在一條由低向高的經濟傾斜線上。
而梁老板們呢?在一條由高漸低的經濟傾斜線上,冷土會變成熱土,無情會變成有情,有脾氣會變成無脾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