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長的計劃經濟下,市場價格高度統一,老百姓的經濟狀況相差無幾,更沒有什么類似“賽特”一類的貴族商場。同樣的商品,老字號里質優品種全,所以,人們買根醬蘿卜也非去六必居排隊。這種“窮講究”,就是北京人追求的“玩意兒地道”,老字號扎堆的大柵欄不興旺也難。
■前門大街的兩件“鎮街”之寶
大柵欄東把口有個“公興文具店”,那是前門一帶多少代學童們的“癡迷地”,三分錢一支的鉛筆,五分錢一個的田字格本,不知成就了多少有志少年的文學之夢。60年代末,一種做成雨傘形狀的,幾角錢一支的造型圓珠筆在學童中風行,擁有一支,插在胸前口袋上便有了傲人之資。由于買不起,筆者一日趴在公興的柜臺前過眼癮,沒多一會兒,竟有七八個同學陸續在這里邂逅,呵!敢情都是來過癮的。
1937年開業的“盛錫福”帽店宣傳有方,很多人知道“盛錫福”緣于這里曾經做過的七頂帽子:
他們曾給毛澤東主席做過一頂將校呢圓頂帽。
他們曾為陳毅外長出訪印度尼西亞做過一頂金絲草草帽。
他們曾為周總理去莫斯科訪問做過一頂水獺皮帽,他們曾為劉少奇主席去莫斯科訪問做了一頂美式圓檐皮帽。
他們曾為朝鮮金日成首相做過一頂海龍皮帽,他們曾為印度尼西亞蘇加諾總統做過一頂三羔皮帽。
以上帽子好是好,但老百姓們無緣一見,“盛錫福”非常懂得實物廣告的妙用。60年代,“盛錫福”的小小櫥窗里,長年擺放著一頂標價大概五百元的“海龍帽”。
那年頭兒,白石老人的一幅畫在琉璃場幾百元亦可得。五百元的震撼力實在了得,那帽子上挺立的海龍毛,根根放出暈眼的豪光,連同大柵欄同仁堂一對價值千元的鹿茸,被百姓們看作前門大街的兩件“鎮街”之寶。數不清的北京人在此櫥窗前駐足良久、咋舌驚嘆。“盛錫福”的大名也隨之深入人心。
■“粗糧細做糕點”
大柵欄對面有家兼賣糕點的水果店,60年代日子窘迫,許多水果久賣不掉,蔫得起褶,店家遂賤賣處理。因其經濟實惠,總被一搶而光。
那時候,夏日里西瓜大多是切成牙賣的,一角一牙,水果店專設一收容瓜皮的鐵皮箱子,上留一寬一窄兩個縫兒,寬的扔瓜皮,窄的吐瓜子。但總有許多孩子拿著臉盆、土簸箕你爭我搶,巴巴得等待你往里吐瓜子,許多薄面人因此食而不知其味。那瓜子曬干后可以賣給糕點廠做果料,補貼家用。
水果店南側的“正明齋”建于同治三年(1864年),那里的滿漢糕點非常有名,其薩其馬、芙蓉糕之類無須贅言,倒是一毛錢一個的“甜圓面包”讓許多同齡人記憶深刻,孩子們春游時,若是誰帶去一個,馬上會強烈聚攏許多貪婪的眼球。60年代困難時期,人們只有持“點心票”才能在那里定量購買不多的一點糕點。后來,干脆推出了一種“粗糧細做糕點”,那用玉米面做的蛋糕有形無味,掰開即散,扎扎拉拉的有一種莫名其妙的口感。盡管如此,仍會一搶而光。在那個饑饉的年代,人們難享口腹之福,吃“點心”算是一種奢求。
■“高級特味戶”全聚德
全聚德烤鴨店創辦于清朝同治三年(1864年),創辦人是楊全仁。相傳“全聚德”原本叫做“德聚全”,是個位于前門大街賣干鮮果品的店鋪,生意不好,最終倒閉。清朝同治三年,以經營生雞生鴨為生的小販楊全仁,將此店鋪買下,開始經營烤鴨和烤爐肉。
開店前,一位風水先生圍著新店轉了兩圈后站定說:“這是塊風水寶地,前程不可限量,只是此店以前甚為倒運,要想沖其晦氣,除非將‘德聚全’的舊字號倒過來,稱作‘全聚德’,新字號才能上坦途。”楊全仁一聽正合心意,一來自己名字中占有一個“全”字,二來“聚德”意為聚攏德行,可以標榜店鋪做買賣講德行。于是,聞名中外的老字號“全聚德”就這樣誕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