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2006年、2007年
民生,永遠不變的主題
《環球人物》雜志記者 許陳靜 白偉志 邢婷
2006年3月14日,參加兩會的溫總理對中外記者說:“我最覺得痛心的問題是在這三年的工作中,還沒能夠把人民最關心的醫療、上學、住房、安全等問題解決得更好。”從2005年開始,“民生”二字成為每年兩會上不變的主題。他說:“民之所憂,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
與礦工兒子相擁而泣
2005年兩會前夕,在中國民眾的印象中,一年來最黑色、最密集的災難莫過于各地頻頻發生的安全生產事故。從2004年10月20日到2005年2月14日,短短117天里,河南大平、陜西陳家山、遼寧阜新孫家灣,連續發生了3起死亡百人以上的特大惡性煤礦事故。
在此期間,最讓人難忘的是2005年初溫總理流下的眼淚。2005年1月2日一大早,溫總理就趕到了陜西省銅川礦務局陳家山煤礦,看望礦難職工家屬。一個多月前的2004年11月28日,陳家山煤礦發生瓦斯爆炸,在井下作業的166名礦工全部遇難。在為遇難礦工設的靈堂里,溫總理敬獻花圈,肅立默哀。上午10時左右,他走進陳家山煤礦副總工程師牛鐵奇的家。牛鐵奇大學畢業后被分配到礦上工作,連續多年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在這次事故中遇難。一邁進牛鐵奇的家門,溫總理就連聲說:“我來晚了,我來晚了。”牛鐵奇的兒子小牛津淚流滿面。溫總理緊緊摟住他,淚珠從眼中滾落出來:“孩子,你有個好爸爸。你是男子漢,一定要堅強,以后撐起這個家。”溫總理又含淚叮囑牛鐵奇的妻子:“要堅強地挺過這場災難,把孩子教育好,把生活安排好。全國都有你們的親人,讓我們一起共渡難關。”
回北京后不久,溫總理收到了牛鐵奇妻子的來信。她在信中表示,自己有了戰勝困難的信心,開始努力創造新的生活,請總理放心。小牛津在信中還向溫爺爺匯報了自己的學習成績。溫總理親筆回信說:“你和小牛津的信收悉,知家中尚好,略感欣慰。牛鐵奇同志和所有遇難的礦工們是為國家建設而獻身的,我們永遠懷念他們。你很堅強,孩子也很懂事,我相信你們一定能克服困難,開始新的生活。我是惦念你們的,惦念所有遇難礦工的家屬,惦念全體礦工。”
2005年兩會期間,溫總理和山西代表團一起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提到陳家山礦難的家屬時,他的眼睛再次濕潤了:“大年初四我上班時,看到發生幾起交通事故的材料,心里很不安寧……可偏偏初六就發生了遼寧阜新煤礦瓦斯爆炸事故,死亡200多人啊!那天得到消息后,我的心情非常沉重。”溫總理表示,“要加強煤炭安全生產投入,國家今年將投入30億元,加上地方和銀行貸款共150億元用于安全生產,3年內基本解決煤礦安全生產欠賬”。兩會結束后,國務院制定并實施了《關于預防煤礦生產安全事故的特別規定》。
讓每個孩子都能上學
2006年的兩會上,“平民教育”成為最大的熱點。
3月5日,溫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說:“從今年起用兩年時間,全部免除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今年在西部地區實施,明年擴大到中部和東部地區,繼續對貧困家庭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并補助寄宿生生活費……為此,今后5年國家財政新增義務教育經費累計將達2182億元……讓每個孩子都有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機會。”
次日下午,溫總理在參加甘肅代表團審議時,和全國人大代表、西北師范大學校長王利民,就農村義務教育問題展開了一次備受關注的對話。
王利民:“我覺得,我們‘十五’期間,包括‘十一五’開局之年一個很亮的亮點就是農村的義務教育解決問題。西部農村現在遠程教育工程的實施,寄宿制學校的建設,還有最近抓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這為農村的義務教育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機制。”
溫總理:“遠程教育能不能普及到甘肅的山區?”
王利民:“2006年以后,鄉村以下的學校全部普及。我覺得后一步的義務教育關鍵是教師問題。”
溫總理:“因此,我在報告里特別強調一點,就是要培養一支德才兼備的教師隊伍。有條件的地方,我們提倡大學畢業生去教小學。”
王利民:“我們(這個)國(家級)貧(困)縣多少年都沒有師大的畢業生了,最近做教師的研究生,頭一批送下來5個。”
溫總理:“北京市的特級教師霍懋征給我寫封信:她提倡在全國要推進大學畢業生去教小學。其實我心里對這件事情一點不陌生。因為我小的時候,家里那個村子我爺爺辦的那個小學,老師都是大學畢業生。得有一批志愿從事農村教育的。你說是吧?”
王利民:“是的。”
溫總理:“現在你那個大學畢業生能分到小學去嗎?能分到農村去嗎?”
王利民:“少,很少。”
溫總理:“舊社會,大學都是私立的多。但是,唯獨師大是公立的,是不收學費的。所以很多窮孩子,學習很好的上師大。因此,出來的畢業生素質很高。現在好多報考志愿不報師大,我們要把這個風氣扭過來。要使全國人民都認識到,教育是我們整個現代化建設的基石。政府下一步要抓的最大的一件事情就是教育。因為沒有教育,沒有全民族素質的提高,一切都無從談起。”
這次意味深長、影響深遠的對話之后,在3月14日的記者招待會上,溫總理提出了“平民教育”一詞:“在這里我特別想強調一下平民教育問題。因為世界上絕大多數人都是平民,平民的素質關系到一個國家整體國民的素質。中國有13億人口,9億農民,平民的比重更高。我們之所以把義務教育和職業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就是要使教育成為面向平民的教育,從而使人人能得到教育。”
一年后,“全部免除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的目標得以實現。
把農民工請進中南海
2007年,34歲的河南籍農民工樊書生走進中南海,參加《政府工作報告(征求意見稿)》座談會。
樊書生1991年起開始外出打工,曾輾轉于東北三省,2003年到北京住總集團第六分公司做砌筑工。2006年,他在全國建筑行業砌筑工比賽中得了第七名。正是這次比賽,讓他有了和總理座談的機會。當時,挑選出的農民工代表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要外出打工10年以上,二是技術要好。樊書生符合條件,因而被選中。
座談會上,輪到樊書生發言時,他拿起事先準備的講稿,緊張地念道:“領導好。”溫總理笑了:“你別看稿子,有什么說什么吧,好嗎?”樊書生點點頭,漸漸地不再緊張。他和溫總理談了農民工的醫療保險問題、子女教育問題、欠薪問題和農民工工資低的問題。
座談會結束時,樊書生向溫總理提出了簽名、合影的要求。“不是為我自己,我是想讓別的農民工知道,農民工是可以和總理聊天、合影的,讓他們也看到總理對我們農民工的關懷。”溫總理爽快地答道:“沒有問題!”
樊書生的意見得到了高度的重視。2007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有5處提及農民工問題,包括收入、社會保障、農村義務教育等。“農民工”成為2007年兩會上最引人注目的詞匯。
河南省全國人大代表竹學軍,至今仍記得2007年溫總理參加河南代表團會議時的情形。他在發言時出示了一張溫總理和兩個孩子的合影。照片上,坐在總理右邊的是一個農民工的孩子,叫顏天賜,家住河南省固始縣。照片拍攝于3年前的“六一”兒童節。當時,溫總理邀請兩個農民工的子弟到國務院參加晚會。這次兩會前,顏天賜托竹學軍把照片帶到北京,送給溫總理,還說,“一定不會辜負總理爺爺的期望,好好學習,為農民工子弟爭氣”。溫總理插話說:“這個孩子的父母是在北京靠撿破爛為生的。”全場爆發出熱烈的掌聲。誰都想不到,溫總理作為一個大國的總理,日理萬機,但他依然清楚記得這個孩子的父母是做什么的!溫總理還講了另一件事:“有一個故事可能你們大家都不知道,幾年前我在安徽視察的時候,曾在農民工上車的一個車站挨個問農民工,你們去哪里打工?有沒有固定的務工地點?通過這個調查,掌握了第一手資料,那就是農民工都沒有固定的務工地點。”竹學軍感慨道:“從這樣一個細節,這樣一個故事,可以看到總理對農民工的關切!”
2008年
“最艱巨的任務”
《環球人物》雜志記者 邢婷
2008年3月16日,溫家寶再度當選為國務院總理。他的連任,被廣大民眾評價為“眾望所歸”。直到這時,人們才注意到,和5年前比起來,總理多了很多白發。
眾望所歸,再度當選
2008年3月16日上午,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六次全體會議,決定國務院總理人選。在歡快的樂曲《茉莉花》的伴奏下,整個選舉過程井然有序,氣氛輕松。上午10時30分,會議主持人——新任國家副主席習近平洪亮而清晰的聲音打破了片刻的沉寂:“現在宣布,溫家寶同志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
雷鳴般的掌聲如潮般從四面八方響起,持續良久。身著深色西裝、戴著紅色領帶的溫家寶滿面笑容,向會場深深鞠躬致意。剛剛連任國家主席的胡錦濤與溫家寶熱烈握手,吳邦國也趨前一步與溫家寶握手表示祝賀,直到溫總理坐下,掌聲仍未停歇。他再次起身,面向全場代表深深地鞠躬致意。
溫總理第一個任期內的成績,被如實地記錄在他代表國務院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戰勝嚴重的非典疫情和低溫雨雪冰凍災害,經濟跨上新臺階,取消農業稅,國有企業、金融、財稅、外經貿體制和行政管理體制等改革邁出重大步伐,全面實現農村免費義務教育……這份報告,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上,獲得高票表決通過。
然而,經濟運行中一些突出問題和深層次矛盾依然存在,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有待進一步解決,國際經濟環境變化不確定因素和潛在風險增加……溫總理未來的工作,被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的記者形容為“世界上最艱巨、也是最龐雜的任務”。
“詩人總理”,抒發心聲
3月18日,獲得連任的溫總理來到人民大會堂三樓中央大廳(也稱金色大廳),和中外記者見面。素有“詩人總理”之稱的溫總理,用詩句抒發自己的心聲。
鳳凰衛視記者首先提問:“上屆政府曾經經歷過兩次令全球華人為之牽掛的突發危機的發生。5年前,新任總理的您經歷了‘非典’危機,人們還不知道您當時的心路歷程。5年之后,突如其來的南方冰雪災害,人們又看到您走在抗擊冰災的前線,這場雪讓您感受到了什么?未來5年您還會面臨什么樣的挑戰?”溫總理引用了古人的話,評價自己的第一任期:“5年已經過去了,行事見于當時,是非公于后世。歷史是人民創造的,也是人民書寫的。一個領導者應該把眼睛盯住前方,把握現在,思考未來。”接著,溫總理引用了林則徐和王安石的話,表達對下一任期的決心:“5年前,我曾面對大家立過誓言,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今天我還想加上一句話,就是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英國金融時報記者問:“中國面臨高的通貨膨脹壓力……是否也打算放緩經濟的增長?”溫總理引用《后漢書》中的話回答:“我們必須在經濟發展和抑制通貨膨脹之間找出一個平衡點……我深知這件事情的困難……但是我有一個信念,就是事不避難、勇于擔當、奮勇向前。”
臺灣《工商時報》的記者問:“大陸方面有沒有可能和臺灣在經貿合作方面有進一步的往來?”溫總理引用宋代詩人鄭思肖以及魯迅的詩說:“我是一個愛國者,我腦子里總是在想,‘一心中國夢,萬古下泉詩’,‘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我們將繼續擴大同臺灣經貿交流的范圍,包括投資、貿易、旅游、金融,提高合作的層次。”
新華社記者問:“繼續解放思想對于經濟、社會發展有什么現實針對性?”溫總理說:“我想從中國的文化、傳統和歷史上講一點自己的看法。我一直很重視兩句話:一句話來自《詩經》,一句話來自《詩品》,就是‘周雖舊邦,其命惟新’、‘如將不盡,與古為新’。中國是一個既老又新的國家,五千多年來,中國的前進是同它不斷的變革維新分不開的。”
溫總理十分堅定地說:“朋友們,我想對你們說:為了國家的富強,為了社會的公平正義,為了讓人們幸福快樂地過得更好,為了讓孩子們上好學,為了使我們的民族在世界贏得應有的尊嚴,我愿獻出我的全部心血和精力。”
這段樸素而深情的承諾,隨著電視鏡頭傳遍全國。人們紛紛在網絡上寫下對總理的“心愿”:“愿下一個五年,總理的白發能少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