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對對碰
臺北專家曹壽民:借修地鐵之機重整土地使用
武漢已具備大規模推動“大眾運輸導向土地開發”的最有利條件。“大眾運輸導向土地開發”也符合“兩型社會”的要求,武漢應將此項計劃列為重點工作。
——曹壽民 曾任臺北市交通局長,現任臺灣中興工程顧問公司董事長
昨日的論壇上,一些交通專家針對正在發展中的武漢地鐵,提出了不少建議和看法。
曾任臺北市交通局長的臺灣中興工程顧問公司董事長曹壽民認為,地鐵不只是在城市交通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還可以塑造城市現代化的新形象與新文化,例如公共藝術的布置、排隊習慣的養成、車上禁止飲食的實施等。武漢雖然比歐美先進城市落后一百多年才開始進入地鐵時代,但仍是一件“可喜可賀”的大事。“可以借鑒很多城市地鐵運營的經驗,臺北的經驗就非常具有參考價值。”
臺北經驗:防范地鐵淹水
曹壽民分析,武漢和臺北兩市地鐵具有很多相似性:武漢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即輕軌)的長度為10.23公里,與臺北地鐵木柵線10.5公里的長度差不多,兩條軌道線通過的地區均不是主要的運輸走廊。而《武漢市城市快速軌道交通建設規劃》所確定路線長度為69.97公里,與臺北地鐵初期路網的長度74.4公里也很相近,“依臺北的經驗看,我可以預言,武漢市的地鐵運量將隨著路線的逐步完成而大幅增加,尤其是2號線一期的通車將是最關鍵的。”
他介紹,今年3月份,臺北的地鐵路網平均日運量已逾120萬人次,“客流量如此之大和三個因素有關:新建地鐵線通車、既有地鐵線延伸和關閉停駛的接駁公交車,武漢地鐵的建設也可以參考這些因素。”他還介紹,臺北地鐵曾因臺風淹水,造成出行不便,武漢地鐵2號線和4號線也是穿江而過,應特別注意這方面的防范。
香港經驗:推行土地開發
曹壽民認為,武漢地鐵時代來臨還可參考香港的經驗,香港與內地均采取土地公有制,因此武漢已具備大規模推動“大眾運輸導向土地開發”的最有利條件。“大眾運輸導向土地開發”也符合“兩型社會”的要求,作為“兩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武漢應將此項計劃列為重點工作,“使地鐵時代的來臨不只是大幅改善城市交通,更應借此機會重整土地使用,進而塑造城市的新風貌。”
建議:整合地鐵和公交系統
曹壽民認為地鐵只適于扮演干線運輸的角色,公交在建有地鐵的運輸走廊上則扮演“集散”與“接駁”的角色。地鐵時代的來臨將使城市交通發生結構性的改變,所以必須未雨綢繆,盡快開始著手推動相關的配套措施,整合地鐵和公交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