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實施人才戰略工程
人民解放軍深入推進人才戰略工程,努力培養造就大批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堅持以提高思想政治素質為根本,以加快推進能力轉型為主線,以聯合作戰指揮人才、信息化建設管理人才、信息技術專業人才、新裝備操作和維護人才培養為重點,深入推進指揮軍官、參謀、科學家、技術專家和士官隊伍建設。
深化干部政策制度調整改革。2009年1月發布的《軍隊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程序規定(試行)》,要求進一步擴大民主、規范程序、強化監督,提高選人用人的科學性、準確性和公信度。印發參謀軍官、專業技術軍官考核評價實施辦法和通用考核評價標準,制定專業技術人才政策制度調整改革總體方案。
突出聯合作戰指揮人才和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編印聯合作戰基礎知識讀本,開辦全軍聯合作戰知識講座。評選表彰優秀指揮軍官和參謀人才,對有發展潛力的優秀參謀和營連主官進行重點培養。著眼培養聯合作戰指揮人才,改革軍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發布施行《軍隊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工程實施辦法》,每兩年選拔200名科技領軍人才和學科拔尖人才培養對象進行重點培養,著重提高科技創新能力。
改進士官選拔培養制度。增加高技術專業士官編制,實行專業技術士官任職技能資格制度,建立選取高級士官專家評議制度,完善士官培訓和管理體系。
全面建設現代后勤
人民解放軍整體推進全面建設現代后勤,加快保障體制一體化、保障方式社會化、保障手段信息化和后勤管理科學化步伐,提高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后勤保障能力。
深化后勤各項改革。以調整職能、理順關系、優化結構、提高效益為重點,完善濟南戰區大聯勤運行機制。繼續推進生活保障社會化,分步實施通用物資儲備、軍民一體化裝備維修等其他保障社會化。加快現有后勤裝備升級改造、新一代后勤裝備發展論證和關鍵技術預研,推廣軍人保障卡系統,展開以戰略后勤倉庫、戰儲物資包裝和軍交運輸動態監控為重點的軍事物流信息系統建設。全面清理后勤規章制度,完善集供應、消耗、管理于一體的標準制度體系,加大重大建設和改革項目等審計監督力度,推進財經管理、物資采購、醫療、住房、保險等政策制度改革。
嚴密組織重大行動后勤保障。精心組織新中國成立60周年國慶閱兵后勤保障,在亞丁灣和索馬里海域護航、中外聯合軍演、上海世博會安保、國內外救援等行動中做到保障有力。為部隊參加青海玉樹抗震救災和甘肅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救援等行動實施強有力的后勤保障。
提高部隊供應保障水平。調整公務事業費、地區性補貼、基層崗位津貼和專業崗位津貼等標準,頒布執行新的食物定量標準和營房標準。擴大軍隊醫療合理用藥目錄品種,落實官兵療養待遇,強化心理衛生服務。完成基層后勤綜合配套整治三年規劃,有效解決旅團部隊、邊海防部隊和小散遠直單位用水、取暖、主副食供應等急難問題。2009年底,圓滿完成07式軍服換裝任務。
加強高新技術武器裝備建設
人民解放軍加快高新技術裝備發展,加強現有裝備改造和管理,推進武器裝備機械化信息化復合發展。
改善武器裝備質量結構。基本建成以第二代為主體、第三代為骨干的武器裝備體系,陸軍形成以直升機、裝甲突擊車輛、防空和壓制武器為骨干的陸上作戰裝備體系,海軍形成以新型潛艇、水面艦艇和對海攻擊飛機為骨干的海上作戰裝備體系,空軍形成以新型作戰飛機、地空導彈武器系統為骨干的制空作戰裝備體系,第二炮兵形成以中遠程地地導彈為骨干的地地導彈裝備體系。
提升裝備管理水平和維修保障能力。推廣現代管理手段,提高裝備管理規范化和精細化水平。發揮院校、科研院所和生產廠家的作用,加強新型裝備人才培養。協調軍工科研生產單位加強高技術裝備維修保障力量,構建軍民一體化裝備維修保障體系,形成具備多功能檢測、機動搶救搶修、遠程技術支援的裝備綜合維修能力。近年來的搶險救災、反恐演練和一系列實兵實裝訓練演習活動,檢驗了武器裝備建設和管理成果,標志著遠程跨區機動、遠海區域護航和復雜戰場環境下的裝備保障能力得到明顯增強。
謀劃武器裝備長遠發展。科學把握信息技術融合性、系統性、集成性和一體化的特點規律,推進武器平臺與綜合電子信息系統裝備的有機融合、復合發展。利用先進成熟技術和設備,有選擇、有重點、成建制開展現有裝備系列化集成改造和綜合性能提升,提高武器裝備建設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