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國務院新聞辦定于2011年2月22日(星期二)上午10:00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廳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任邵寧介紹“十一五”時期中央企業改革發展情況和“十二五”總體思路,并答記者問。中國網現場直播
華清:
女士們、先生們,記者朋友們上午好,歡迎大家出席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今天上午我們請來了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任邵寧先生、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副秘書長、新聞發言人杜淵泉先生,請他們向大家介紹“十一五”時期中央企業改革發展情況和“十二五”的總體思路,并回答大家感興趣的問題。現在先請邵寧先生介紹情況。
2011-02-22 09:05:25
邵寧:新聞界的朋友們,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非常高興參加今天的新聞發布會。有機會和各位新聞媒體的朋友們見面,回答大家關注的問題。在這里,我首先代表國務院國資委對各新聞媒體、各位記者朋友長期以來對我們的工作以及國有企業改革發展事業所給予的關心、支持和幫助表示衷心的感謝。
這次新聞發布會的主題是,中央企業“十一五”發展成就及“十二五”前景。就這個題目,我們給大家提供了一份背景材料,供各位參考。下面,作為開場白,我向各位談一點我個人對國有企業問題的看法。
2011-02-22 09:58:15
邵寧:應該說,在“十一五”期間,中國國有企業的發展狀態是比較好的。概括地講,發展質量和經濟效益大幅度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有所增強,在重大活動和搶險救災中都發揮了重要作用。主要原因在于改革在前些年的基礎上又有了新的推進。比如國有資產監管體系的建立,對企業經營者的考核評價和激勵約束制度初步形成,企業改制上市、引入了市場的資金和約束,企業重組優化了資源配置等等。對于國有企業來說,改革是一個核心性的命題。不進行市場化方向的改革,國有企業生存都難,更談不上有所發展。
為什么這樣講?因為中國的國有企業當初是做為計劃經濟的一個組成部分而建立的,這些企業的結構特征、管理體制、社會定位、職工觀念與市場經濟和市場競爭完全沒有關系。改造這樣一個龐大的國有經濟系統,使之能夠適應市場經濟,需要一個相當長期的過程。到目前為止,中國的國有企業改革已經進行了20多年的時間了。
2011-02-22 09:59:04
邵寧:所以,研究中國的國有企業問題、觀察中國國有企業的狀態,是需要一種歷史感的。這是一個改革的過程,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在20年前,我們還在推行企業承包制,產權當時還不敢碰。在10年前,三年改革脫困還沒有完全結束,當時做的事是企業改制和企業破產。到今天,改革的實踐以及我們對改革的認識已經完全不一樣了。同樣的,目前國有企業的狀態并不是改革的終點,而是下一階段改革的起點。我相信,隨著改革的進一步推進,中國國有企業還將出現許多新的變化。我們可以預見的是,國有企業在體制上會與市場經濟進一步融合,競爭性的國有企業會進一步提高國際競爭力,公益性國有企業會更好地為社會和公眾提供服務。同時,在發展過程中履行好自己的社會責任。
講這樣一些內容的開場白,是想強調一種歷史的、過程的觀察方法。對于處于改革過程中的事物,只有這樣看才能看得準、看得客觀,并且具有建設性。同時,我也想為下面回答問題埋一個伏筆,有些問題我們可能需要往后看看、向前看看,這樣才能看得清楚、才能講得清楚、才能更好地和大家溝通和交流。
下面,我愿回答各位提出的問題。
謝謝。
2011-02-22 10: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