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材料當中提到陜西重建工作大部分是就地恢復重建,有一些需要異地遷建,這些重建項目有沒有考慮應對后續的地質災害呢?
2008-06-13 16:26:52
從5月下旬開始,我省抗震救災工作已由應急階段轉入災后重建和恢復生產階段。省政府經過認真研究,確定用兩年事件基本完成恢復重建任務。在災后重建的工程中,毫無置疑,我們將會充分考慮地質災害的防范問題。
我們將把農村災民建房作為重中之重,在科學規劃、合理選址的基礎上,堅持擇優房型、提高質量。針對陜南地區農村建房在結構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建設部門推出了災后重建的抗震設防要求和工程建設標準,并推出了相應的設計方案。
在大部分地方就地重建的同時,對個別確需搬遷的地方下決心實施異地搬遷,并將與新農村建設、安居工程、扶貧搬遷相結合。散戶重建工作計劃在年底前基本完成,整村異地搬遷和整村就地重建的明年全部完成。
2008-06-13 16:28:58
這次地震中陜西直接遭受的經濟損失超過200億元人民幣,募捐包括財政劃撥款物到現在21億多,中間是否存在資金缺口?我們也知道很多捐獻到了四川,但是在陜西重建中資金會不會成為一個困難?打算用什么樣的方式解決?謝謝。
2008-06-13 16:36:53
我省受損現在評估下來是240多個億,但截至目前,包括中央財政撥款、社會捐助、中央有關部委直接下撥,還有其他社會組織捐款現在是21個億。如果按照已經確定農村災民建房需要補助25億,資金和損失相比,21億還是一個小數。但是自然災害發生以后,四川省受災比我們更嚴重,甘肅受災也很嚴重。胡錦濤總書記在視察陜西災區的時候,給小朋友們講話的時候講了四句話:“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我想全國各地在支援四川災區,也支援我們陜西災區,陜西省其他地市和陜西省其他大的企業集團對口幫扶重災縣也是八方支援,還有社會各方面的捐助。但是,胡錦濤總書記后面兩句話講“自力更生、艱苦奮斗”,這是延安精神,延安是陜西的地級市,也是延安精神的發祥地。在災后重建過程中,我們要發揚延安精神、發揚自立更新、艱苦奮斗的精神,搞好災后重建,搞好災后恢復生產。所以,我想資金缺口大、缺錢是一個永恒的話題,但是我們將在中央的支持下,將在社會各界的關心下,動員我們廣大災區群眾生產自救、恢復生產、重建家園。謝謝。
2008-06-13 16:37:27
首先,您剛才談到陜西省安排2000萬資金用于農村的貼息貸款,后續會達到25億元,請介紹一下這筆資金具體的補貼方式。在農村建房兩個特點,一是比較分散,二是對成本非常敏感,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對安全性和抗震性有沒有保證?怎么進行指導和監督?第二個問題,目前抗震救災和重建的過程當中,陜西最缺什么、最難的是什么?謝謝。
2008-06-13 16:39:19
我先回答第一個問題。受災戶建房資金除了中央補的以外,省市縣財政再補充,大概一戶是2萬元,這顯然是不夠的。因為這次倒房的有很多,或者大部分都是特困戶,這些人也可能有一些人準備要蓋房子,他可能有一些儲蓄,再加上政府的補助就可以蓋一座達到抗震標準的房子;也有一些群眾由于比較窮,還蓋不起這樣的房子,怎么辦呢?就讓銀行貸款、政府貼息。在災后我們幫助這些困難戶在山區發展特色經濟,來償還銀行款項。大家知道兩手抓,其中有一項是怎么樣在山區發展特色經濟,這也是我們災后重建過程中的一項重要任務。
2008-06-13 16:41:11
剛才這位記者先生問到如何提高和把握標準的問題。我們現在搞了災后重建的規劃,總的原則是科學規劃、合理選址、擇優房型、提高質量。最重要的是要保證達到當地抗震的標準要求,這是地震給我們的教訓,我們原來一些縣城,包括一些中等城市抗震設防標準低,教育、醫療等公共部門的建筑抗震標準低,農村民房防震標準更低,我們在災后重建中強調提高質量、優化房型,給老百姓推薦標準房型,由他們根據自己的情況資金多少來選擇。對于整村搬遷重建、異地搬遷,都要由省一級建設規劃部門審批審查,由市縣做規劃做設計,要避開地質災害點,這樣我們給老百姓推薦的房型一定要達到抗震的標準。
2008-06-13 16:42:54
如果資金不夠,除了貸款,還有社會其他方面的捐助,加上對口幫扶單位或者和扶貧開發資金捆綁使用,來一并幫助受災群眾,讓他們蓋起來的房子,能夠經受住當地可能發生地震災害。
我回答第二個問題,我們目前最大的困難,簡單說還是缺錢。另一方面難在怎么樣更好的醫治群眾精神創傷。因為死了100多人,有那么多群眾房子倒塌。對于山區群眾,除了養兒女之外就是建一座房子,房子倒塌了,他的一切家產都失去了,對群眾打擊很大。我們到第一線去慰問的時候,很多群眾一看到倒塌的房子就哭,當地干部講起來眼圈都是紅的。所以,怎樣醫治群眾的精神創傷,讓他們振作精神、災后重建、恢復生產、發展生產,是一個艱巨的任務、一件難事,要做細致的群眾工作。謝謝。
2008-06-13 16:47:52
今天的發布會就到這里。謝謝姚省長,謝謝大家。
2008-06-13 16:50: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