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輩生活一成不變的漁民、占據海南全省八成椰樹資源卻寂靜的椰林、有著純凈海水但知名度不高的海灘,這些都是海南文昌的一部分。因為經濟上沒有明確特色,交通設施上東西高速公路都沒“靠”上,在海南建省以來的經濟發展格局中,文昌的地位始終顯得尷尬。
9月14日,文昌航天發射場破土動工,來自全世界的眼光再次聚焦這片處于瓊北經濟圈末梢的土地。
從確定選址到破土動工,文昌人等了兩年。然而在這600多個日子里,他們又并非只是等待——大至“二橋一路”的開建、銅鼓嶺的整體開發、瘋狂上漲的房價、雨后春筍般冒出的酒店,小至發射場所在地星光村漁民的期盼、青瀾海灘的填海工程、出租車營運權的陡然緊俏,甚至街頭新開的川菜館。
兩年來,一場因為航天帶來的飛天夢,正促使文昌悄然發生著巨大的嬗變。這場嬗變的速度和深度,讓人吃驚。
航天的魔力,如何帶動一片寧靜的土地在長久的經濟發展滯態中破局?面對機遇,文昌最大的挑戰是什么?這片土地日后將如何影響海南的經濟格局?近日,本報記者再訪文昌深入探秘。
夏秋之交本來不是文昌傳統的旅游旺季,但是這幾天,實際上是這兩年,本地人已習慣了陌生面孔的紛至沓來。從文昌市區文城鎮驅車大約40分鐘,就抵達這個世界第三大航天發射場的核心地區所在地——龍樓鎮星光村。
即將消失的村莊
2500名漁民從此“上岸”
星光村被公路兩旁濃密的椰林所掩映,在飛馳中極容易一晃而過。村民老鄭帶著孫子,悠閑地在村辦小學門口散步。他說,發射塔的位置就在村里,離他家幾十米不到。在小學的校園里,矗立著幾座很高的測量儀器,村民說,這是幾年前籌建航天發射場的科研人員搭建的,專供天文觀測使用,儀器采集的數據可以直接傳輸到北京。
順著村旁的小路往里走,走了幾分鐘后豁然開朗——椰林中一片被人工平整的土地上,一座帶有飛天雕塑的石碑引人注目,上面寫著“海南航天發射場1號工位”的字樣。龍樓鎮鎮長陳海濤告訴記者,“1號工位”是將來航天發射場的中心,很可能就是發射塔的所在位置。從位置上看,這個“1號工位”所在的椰林就在海邊,從這個工位往南步行到大海,時間不用一分鐘。
在村里仔細搜索,可以發現在路旁的幾片空地上,分別豎立著“航天器總裝測試廠房”、“水平轉載準備廠房”字樣的標牌,路邊還插著寫有“總裝”字樣的紅旗。據推測,標牌的位置應該是將來這些廠房的建設地。
村里好幾處空地上都有還未拆除的鐵架,這是幾天前開工儀式留下的。幾個村民在幫忙收拾,他們說,等大概春節前,在鎮上安置區的房子一蓋好,他們就會搬走。村子馬上就要撤銷了,他們將永遠搬離這片祖輩生存的土地,很多老人家內心都很不舍。
自從傳出星光村將是發射場所在地的消息后,很多村民都停下了祖祖輩輩經營的漁業。空余時間就聚集起來打打麻將,聊聊天,喝喝茶,日子悠閑得很。問他們知不知道這里4年后將是舉世聞名的發射場,老鄭笑笑,“就是發衛星的嘛,知道知道!我們叫星光村,證明和衛星有緣分。”
老鄭說他現在就盼著發射場趕快建好,他有兩個兒子,本來是家里打魚的幫手。以后不能打了,老鄭一點都不擔心,“那就打工吧,我還想著將來這邊離發射場這么近,很多人會來,開個小鋪子做做生意也不錯。”
鎮長陳海濤說,大約有2500名星光村村民將陸續搬入新的安置房中,發射場落成后,星光村將完全撤銷。眼下,他正在為解決星光村村民將來的就業崗位傷腦筋,“我們準備籌劃建立一個航天育種基地,估計能解決200~300個農民的就業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