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邀前來參加“中國(文昌)新一代運載火箭發射場項目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高峰論壇”的航天院士,11月4日到位于發射場建址文昌市龍樓鎮星光村現場考察。圖為火箭彈道設計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余夢倫(左),固體火箭推進劑與發動機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崔國良(中)和火箭系統控制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梁思禮(右)在現場留影。 中新社發 王辛莉 攝
隨著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近日獲得國務院和中央軍委的批準,(海南)文昌新一代運載火箭發射場從論證立項階段轉入實施階段。總裝備部副部長張建啟今天(17日)在接受海南日報記者獨家采訪時表示,目前施工組織指揮機構已經進場,近50億元的項目資金也已基本落實,有望下月開工進行“三通一平”。
張建啟說,非常感謝海南省委、省政府以及海口、文昌兩市的黨委政府對發射場建設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他對文昌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區建設的高效率給予高度評價,指出地方黨委政府的全力配合和當地群眾的大局意識,是發射場建設順利推進的基本保證。
自本月12日以來,張建啟將軍率領發射場項目的工程設計部門、管理部門及現場指揮部的有關負責人及專家近10人,深入發射場現場所在地文昌龍樓鎮星光村,每天徒步5小時,對廠房、道路布局進行了長達4天的全面踏勘。
曾擔任“神七”任務總指揮部副總指揮長的張建啟告訴記者,通過深入踏勘,他認為選址地區的生態環境堪稱世界一流,深感發射場建設的環保責任非常重大,表示要不惜一切代價把文昌火箭發射場建設成為生態型、環保型、開放型、世界一流發射場。
張建啟告訴記者,他們在徒步踏勘中發現,有一條進入發射中心的主道路,如果按原方案施工,其中600米要穿過一個果園,需要砍掉一片果林,同時要砍伐一公里左右的原生態灌木樹林。為了保護好環境,勘查小組下決心調整方案,不修新路,拓寬當地村民現在使用的道路。龍樓鎮有條四米寬的自然道路通往發射中心。按原計劃要拓寬路面,在踏勘中大家認為道路兩邊綠樹成陰,生態優美,拓寬路面必然砍掉大量的樹木,于是決定保持原有路況。據張建啟透露,在踏勘過程中,項目方已經做出了好幾個這樣的調整決定,確保廠房、道路的建設不破壞生態,更要做到絕不砍掉一棵珍貴樹木。
文昌新一代運載火箭發射場項目去年8月經國務院批準立項,總投資約50億元,建設周期預計5年。該項目建成后,將成為開放式、無毒無污染、軍民兩用、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火箭發射場,主要承擔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大質量極軌衛星、大噸位空間站和深空探測衛星等航天器的發射任務。(記者譚麗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