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三農”碩果累累
服務民生前景廣闊
2001年,憑借在水稻育種方面的突出貢獻,“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成為中國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首批獲得者。雜交水稻是中國創造,更是中國驕傲。正是依靠水稻育種的歷史性突破,“誰來養活中國”話題不再令人頭痛。如今,超級雜交稻正成為我國水稻選育新的主攻方向,并已取得突破性進展。
而中國在轉基因作物研究上的成果同樣令人振奮。從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我國開始轉基因作物研究。90年代中期,隨著轉基因抗蟲棉的研制成功,我國一舉打破國外技術壟斷,成為第二個自主研發并擁有抗蟲轉基因技術專利的國家。如今,國產抗蟲棉已經占抗蟲棉種植面積的90%以上。
今天,我國科技進步對農業的貢獻率顯著提高,一大批農林動植物新品種、優質高效種養殖技術、農業資源高效利用與環境保護技術、農業防災減災技術等的應用,使我國農業生產效益大幅度提高,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食物安全和可持續發展,為增加農民收入做出了重要貢獻。科技,正日益成為破解“三農”問題的重要抓手。
今天,現代科技的陽光已經照亮人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正是有了人口控制與優生優育的技術進步,人口再生產才實現了從“高出生、高死亡、高增長”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長”的歷史性轉變;正是依賴現代衛生技術的高速進展,人們健康安全才有了可靠保障……“科技以人為本”,而服務民生的科技正日益煥發出強勁生命力。(本報記者 廖文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