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10雙機起飛。
試飛員迎著朝陽開始了一天的科研試飛工作。
在中國西部巴丹吉林沙漠深處,隱藏著一片神秘綠洲。這里綠樹成蔭,碧波蕩漾,但上空呼嘯而過的戰機,驚心動魄的隆隆炮聲,提醒人們這里的特殊之處。這里是我國唯一的集科研、試驗、訓練、作戰功能于一體的航空、防空武器大型綜合試驗訓練基地,殲10戰機就是在這里通過測試,獲得了“準生證”。
近日,在基地建場50周年之際,相關負責人向記者揭開了基地的神秘面紗。
簽發戰機導彈“準生證”
2003年12月25日,殲10最后一次打靶試驗在大漠進行。
殲10升空,導彈直撲百余里外的目標,與靶機遭遇時,那一團火光如同慶祝勝利的禮花,在戈壁上空綻放。基地指揮控制大廳里一片歡呼。殲10飛機靶試圓滿成功,標志著中國成為世界上少數能夠獨立研制和生產第三代戰機的國家。
2005年1月9日,殲10再次在大漠上空擊落靶機。只不過,這次試驗的對象是國產最新型空空導彈。從殲10到與之相配的新型空空導彈,標志著中國空軍完全自主研制的新一代航空武器裝備正式形成戰斗力。
殲10的試驗,僅是基地完成我國航空防空武器裝備試驗任務的一個縮影?;負摰陌袌鲈囼?,是武器裝備研制生產過程中的關鍵環節。只有在這里取得“準生證”,新型武器才能生產并裝備部隊。
半個世紀以來,空軍所有國產第一、二、三代航空、防空導彈,都是經這個基地試驗定型后裝備部隊;我軍首架第三代多功能作戰飛機和多型特種武器等高新裝備的試驗任務都在基地完成;“長空一號”無人駕駛靶機、超音速無人機等也都是這里完成的。
基地見證了中國空軍的發展,1958年,毛澤東簽署命令,決定在巴丹吉林沙漠組建空軍某試訓基地前身之一——中國航空武器試驗訓練靶場。1959年12月,在我國空域成功發射了第一枚空空導彈;1964年,第一顆原子彈從這里運往爆區。2003年,經中央軍委批準,空軍將位于中國西北地區的3個不同類型的試驗訓練基地和一個訓練機構合而為一,形成了今天的空軍某試驗訓練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