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12月1日指責歐盟等 “粗暴干涉中國司法,踐踏了法治精神”后,歐洲媒體對中國的猛烈攻擊并未平息,一些人加大了攻擊中國的調門,鼓動歐洲團結起來一致對付中國。有媒體故意煽動稱,中國的態度是在有意“挑釁”歐盟。
奧地利《標準報》1日指責中國“輕慢而不人道地”對待違法者,并將秦剛的表態稱為“辯解”。《新聞報》評論說,奧地利和中國的關系從沒像今天這樣差,中歐之間已出現“信任裂痕”。
法國《費加羅報》駐京記者1日發回了題為“中國處決‘間諜’惹怒歐盟”的報道。文中稱中國向歐洲外交界“發出了近乎挑釁的新信號”,認為中國在中歐人權對話大會召開當天處決歐美幾個月來一直呼吁寬大處理的罪犯,“不能完全說是一個巧合”。
在《費加羅報》網站上,網民針對中國的極端言論占據了多數。有人宣稱“把中國政府看成朋友是個嚴重錯誤”,還有人借機呼吁“在血腥者地盤建廠的法國企業回到法國”。但網友@Parigot說,在阿富汗和伊拉克進行新殖民主義戰爭、造成大量人員傷亡的西方國家居然還在“給別人上課”。
一向關注歐洲對外關系的《新歐洲》周刊1日報道說,中國推遲峰會的做法在歐洲議員中間激起“強烈而直接的批評”。意大利籍歐洲議員卡帕托說:“這一決定是危險而令人擔憂的。中國根本不尊重歐洲這個伙伴”。英國籍議員沃特森說:“中國人必須好好聽聽,民主、法制和人權才是普世價值。中華人民共和國站在了歷史錯誤的一面,共產黨的欺侮策略在歐洲管不了用。”
德國《世界報》1日稱,從歐洲到美國的西方政界人士不禁要問,沃維漢事件是不是表明中國內部政策更趨強硬的一個跡象?西方外交官警告說:“如果北京因為歐盟的達賴政策和不久前的人權獎而想給歐盟一個耳光,那么受傷害的是它自己。”
《新歐洲》周刊稱,歐盟內部的分裂助長了中國外交的侵略性。在倫敦的歐洲學者福克斯說,“中國取消峰會的做法讓人懷疑,中國和歐洲到底是不是戰略伙伴關系。中國試圖嚇唬著告訴歐洲領導人,什么人你可以見,什么人你不能見,這完全不能接受,歐洲應團結起來維護薩科齊的決定”。
在西班牙,媒體對于中歐關系的報道明顯冷靜許多。對于中歐的未來也存在爭論。《國家報》評論說,歐盟堅持保持跟中國的戰略伙伴關系。而《公眾報》則稱,歐盟同中國因奧運會而建立起來的親密關系結束了。
一名在布魯塞爾的中國歐洲問題專家表示,一些歐洲議員和議員時常發布一些“唯恐天下不亂”的極端言論。從長遠來看,如今歐洲已是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歐洲也明白應對金融危機需要中國的幫助,大家其實誰都不愿搞對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