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合肥九月一日電 (記者 吳蘭)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潘建偉教授及其同事苑震生、陳宇翱等,利用冷原子量子存儲技術,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具有存儲和讀出功能的糾纏交換,建立了由三百米光纖連接的兩個冷原子系綜之間的量子糾纏。這種冷原子系綜之間的量子糾纏可以被讀出并轉化為光子糾纏,以進行進一步的傳輸和量子操作。
據悉,該實驗成果完美地實現了遠距離量子通信中亟需的“量子中繼器”,向未來廣域量子通信網絡的最終實現邁出了堅實的一步。近日,著名科學期刊《自然》雜志以“量子中繼器實驗實現”為題,發表了這項重要研究成果,并為此專門向有關科學新聞媒體發布了題為“量子推動 (Quantum Boost)”的新聞稿,稱該工作“掃除了量子通信中的一大絆腳石”。
目前,高效安全的信息傳輸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基于量子力學的基本原理,量子通信具有高效率和絕對安全等特點,因此成為國際上量子物理和信息科學的研究熱點。然而,作為量子通信的基本資源,脆弱的糾纏光子極易被信道吸收,造成信號隨通信距離指數衰減、誤碼率提高進而導致通信失敗。因此,目前量子通信的距離被限制在一百公里的量級。類比于傳統通信中為了補償信號衰減而建立的中繼器,奧地利科學家在理論上提出,可以通過量子存儲技術與量子糾纏交換和純化技術的結合來實現量子中繼器,從而最終實現大規模的遠距離量子通信。
據了解,潘建偉及其奧地利的同事分別在一九九八年和二00三年在實驗上實現了糾纏交換和糾纏純化,但是量子存儲的實驗實現卻一直存在著很大的困難。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段路明教授及其奧地利、美國的合作者曾于二00一年提出了基于原子系綜的另一類量子中繼器方案,但由于這一類量子中繼器方案存在著對于信道長度抖動過于敏感、誤碼率隨距離增加而增長過快等嚴重問題,無法被用于實際的遠距離量子通信中。
為了解決上述困難,潘建偉和他的同事陳增兵、趙博等,于二00七年提出了具有存儲功能并且對信道長度抖動不敏感、誤碼率低的高效率量子中繼器的理論方案。同時,潘建偉研究團隊及其德國、奧地利同事經過多年的合作研究,最終在實驗上實現了此類量子中繼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