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計近萬人的閉幕式表演現場,每隔0.04秒就會發出一個動作指揮口令。當你被北京奧運會閉幕式這些精彩表演深深感染時,也許不知道,在張藝謀等導演背后還有個“科技參謀”——“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全景式智能仿真編排系統”,它實現了藝術與科技的完美結合!
“導演只要說出自己創意,科研人員將具體參數輸入系統,電腦上就會呈現出和真人表演同樣逼真的效果。它還能實時漫游,也就是說能展示任意不同角度的鏡頭畫面,幫助導演隨時調整預案。”系統項目負責人、北京理工大學軟件學院副院長丁剛毅介紹說,這次表演全面系統地采用數字表演和仿真技術,為節目的創意、編排和呈現立下汗馬功勞。“如果靠想象或真人反復排練來調整表演方案,難度和效果可想而知。”
去年9月,當丁剛毅帶領團隊和這套軟件與導演組見面時,僅40分鐘的匯報,他們就被“錄用”了。系統用途之一是智能化確定參演人數,在此之前,由于排練等動態復雜因素,沒人能說出一個方案需要多少人,導演們也常為此爭執,現在用軟件一排,問題就迎刃而解了。“這套系統就是能夠幫助導演實現創意,驗證并優化執行方案,讓大型文藝表演排練方便高效、科學可行。”科研團隊的李鳳霞教授說。
除了設計表演方案,智能仿真編排系統還能通過實時捕捉采集動作、實現大規模群體表演動作預演和多媒體交互指揮,并利用信息管理技術,實現演出流程、演出人員、服裝道具、實施進度管理和參演團隊集結調度等。這些技術都成功地應用于彩排指揮,萬人代表團入場仿真等重要環節。
“形象地說,它能夠把一個模糊創意變成可操作、可執行的方案,把創意、排練方案、呈現形式甚至服裝道具等信息管理都融合在一起,利用平臺系統綜合考慮解決。”丁剛毅說,而開閉幕式工作部部長張和平也曾就此感慨:“這才是科技奧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