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做到最高精度的天體測量,我國科研人員提出,要在月球建天文臺,并使其精度達到世界領(lǐng)先的“微角秒級”(即百萬分之一秒)。昨天,國際天文學會第248次學術(shù)討論會在上海天文臺舉行,來自23個國家和地區(qū)的近200位專家,就“微角秒級天體測量”作了探討。上海天文臺前臺長葉叔華院士告訴記者,我國科研人員正在研究,如何在嫦娥計劃第二期到月球表面建天文觀測點,為未來的月球天文臺打下基礎(chǔ)。
據(jù)介紹,由于大氣層的干擾,地上天文臺的觀測精度會受到影響,高精度的天文臺一般也只能達到“毫角秒級”。所謂毫角秒,是一個角度單位,代表千分之一秒,而一秒等于三百六十分之一度。毫角秒級,表示這臺望遠鏡觀測天體時會產(chǎn)生千分之一秒的誤差,雖然這是個很小的誤差,但天文學家可不滿意。于是,他們把望遠鏡裝在了衛(wèi)星上,發(fā)射后就成為太空望遠鏡,從而避免大氣層的干擾,向“微角秒級”進軍。
葉叔華院士表示,雖然太空望遠鏡精度高,但它們壽命短,一般只能用幾年,而且會抖動,有“視覺盲區(qū)”,為克服這些弊端,科研人員提出了在月球建天文臺的構(gòu)想。在嫦娥探月計劃第二期,也就是月球軟著陸階段,天文觀測的實驗就會進行,為今后我國宇航員建立月球天文臺“打前哨”。如果有了月球天文臺,就相當于架起了一座永久性太空望遠鏡,科研人員只要在地球上遙控它,就能觀測各種天體。
據(jù)悉,上海天文臺的科研人員已與歐洲空間局的專家合作,致力于提高天體測量的精度,并考慮用建恒溫室等方案,解決月球晝夜溫差大等問題,使月球天文臺早日成為現(xiàn)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