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身的沖動
具有異常光學性質的材料建造的殼能使電磁波轉彎。這樣,其中的太空船就隱形了。《環球科學》供圖
隱身自古以來就是人類的夢想之一。資料圖片
1897年,作家赫伯特·喬治·威爾斯(H.G.Wells)曾在小說《隱身人》中,描述了一種隱身的辦法:讓自己身體的折射率變得與空氣相同。
2006年春,英國倫敦大學帝國學院的約翰·彭德里和美國杜克大學的戴維·舒里希、戴維·史密斯等人提出了“隱身斗篷”的構想,各國理論物理學家連同“哈利·波特迷”都為之雀躍。
一般來說,材料的折射率就是真空光速與這種材料中光速的比值,如果照射到等離激子結構上的輻射光頻率接近該結構的共振頻率,那么它的折射率就會與空氣的折射率相等;換句話說,它既不能偏折光線,也無法反射光線。不過這種結構還是會吸收光線,人們會看到一團暗淡的陰影。如果將它層層包裹在某種光增益材料(即能夠增加光的強度的材料)之中,就能補償吸收造成的損耗。這樣一來,至少對于特定頻率范圍內的輻射光來說,這種結構就完全隱形了。
同年10月,科學家們就展示了這種斗篷的雛形。杜克大學展示的這件隱身斗篷,由包裹在玻璃纖維內的金屬和線纜組成,可使光線以古怪的方式傳播。研究小組設計了一種“超材料”(metamaterial)同心環部件,讓微波輻射沿最內圈彎曲,就像水繞開石塊繼續流動一樣。與通常情況相比,這種新型圓環吸收、反射的微波更少。
該雛形的缺陷在于,杜克大學研究組實現的“隱形斗篷”,只有一粒豌豆那么高,納米厚度“超鏡面”的隱形現象發生在鏡面厚度一半的距離內。也就是說,哪怕是鼠標大小的隱形罩也還只是一種設想。史密斯估計:真正演示微波三維隱形還需要一兩年的時間。
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張元仲卻不那么樂觀,在他看來,人類不可能真正實現隱身。他表示,物體被看見是由于物體發射或反射光線進入眼睛,刺激視感神經的結果,因此即使物體披有所謂的隱身衣,仍然阻擋不了周圍光線的反射,這樣造成的結果就是,我們會看見一團黑影的輪廓,只是看不清細節。“事實上,我們更常聽說的是隱形飛機。但是隱形飛機只是相對于雷達來說的,而不是要避開人的眼睛。”
這個房子,零能耗
位于阿姆斯特丹的荷蘭銀行世界總部,安裝了數字式微氣候調節器和照明裝置,它能根據光線和房間占用的變化情況,進行自動調節。
澳大利亞墨爾本的一公司大樓,采用了陶瓷燃料電池,不僅能為大樓提供電力,而且還為大樓中的熱水系統提供熱量。因此,這棟大樓比常規辦公樓節能70%.如今,“零能耗”概念也呼之欲出。
在家中,最能實現節能的就是廚房設施。目前,烹調用具正朝著節能安全的方向不斷改進。
對流烤箱,又稱旋風烤箱,已經成了“廚具之王”。有數據顯示,對流烤箱比普通烤箱節能20%左右。如果在廚房經常使用的洗碗機上,加裝一個輔助加熱器,讓水加熱到洗碗所要求的溫度,這樣家庭用水的溫度就不必設置得過高,同時用水量大約只有人工洗碗的50%.更先進的是,目前歐洲房屋制造商建造了零能耗住宅。
這些智能住宅隔熱性能良好,安裝了太陽能集熱器和太陽能電池,不需要商業性能源,總成本與按照現行建筑標準建造的新建筑相當。當然,我們必須周密地協調現有建筑的各種改造措施,避免出現這樣的情況:僅僅改造單一的結構(比如壁爐),而不考慮改造滲漏的管道和單層玻璃窗,這些東西就會浪費新壁爐產生的很多熱量。
不過,要想完整地實現節能的好處,就必須制定強有力的能源政策。在需要政策起關鍵作用的眾多理由當中,主要有這幾方面:制造商和公眾缺乏節能方面的知識、預算方法沒有適當考慮長期投資所帶來的持續不斷的收益、市場方面的不完全(例如碳排放的外部成本和能源使用的其他成本)等問題。
家里有個氣象站
百變的天氣“折磨”著我們,而一旦錯過了天氣預報就更糟糕了。建造一個個人氣象站,來解決這個問題如何?
目前,美國的戴維斯儀器儀表公司推出了個人氣象站。
即便是被放在擁擠繁華的街道上,這個小小的氣象站也能通過無線電波,不斷地為我們發送最新的氣象報告。
個人氣象站主要包括傳感器集成件和顯示控制臺兩部分。傳感器集成件由風速計、溫度計、濕度計組成,可以隨時收集天氣情報。然后通過顯示控制臺接受傳感器發射過來的情報,將它們顯示出來。至于雨量收集器,則能將雨點匯集于一個翻斗內。這個精巧的小玩意兒看起來有點像一塊蹺蹺板,兩端各有一個勺子。首先,雨水會匯集在抬起的勺子中,當降雨量達到0.25毫米時,這個裝滿雨水的勺子就會向下傾斜,把雨水倒到地面上,并將另一個勺子抬起。后者開始繼續接雨。每當勺子上下交換時,懸掛于杠桿中部的磁鐵就會左右搖擺,觸動開關,記錄的降雨量就會增加0.25毫米。在傳感器集成件上,有一塊小型太陽能電池,就算在漆黑的夜晚,傳感器集成件也能為我們服務。
國外研究人員估計個人氣象站的典型客戶應該是一位儀器發燒友。不過,國內的儀器發燒友可別高興得太早。國家氣象局王堯凈告訴我們,目前國內還鮮有個人氣象站的研究展開。“即使有,由于我們國家的政策是不允許個人發布氣象情況的,在不能有這種需求的情況下,個人氣象站自然不太會受到科研界的關注了。”
新知專題采寫/本報記者 李健亞
本專題 感謝 王志強(國家氣象局高級工程師)
張元仲(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唐智勇(中國科學院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研究員)
《環球科學》雜志(《科學美國人》中文版)提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