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菊杰在訓練場上。 新華社記者 楊磊 攝
她,本身就是一個傳奇。
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欒菊杰在女子花劍項目上,為中國奪得歷史上第一枚也是迄今唯一一枚擊劍奧運金牌。“揚眉劍出鞘”的故事,成了上個世紀一代青年人生動的勵志教材。
24年后,這位3個孩子的母親、本屆奧運會最老的劍客,將以加拿大隊隊員兼教練的身份出現在北京奧運會擊劍賽場上。
回祖國再苦都值
隱退二十多年,一朝重拾長劍,對已到“知天命”之年的欒菊杰而言,談何容易?
在欒菊杰的隊服上,別致地印上了“加拿大”三個漢字。談起自己為參與北京奧運付出的努力和艱辛,欒菊杰哽咽了,“我已經50歲了,為了參加北京奧運會,我真的是從零開始。”
為了拿到奧運資格,欒菊杰到處打比賽掙積分,“我放棄了六個月的工作,從亞洲打到美洲,從美洲打到歐洲,如今總算如愿以償,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神采奕奕的欒菊杰坐在主新聞中心的“菊廳”內,傾訴著來到北京的曲折,“有一次比賽時,我食物中毒被送進了醫院,根本打不動了。現在甲狀腺還在發炎,但我會堅持到底。我告訴自己我必須要到北京。”
“你問我值得么?當然值,能在祖國舉辦的奧運會上亮相,這不是用金錢可以衡量的。如果奧運會在其他地方辦,打死我都不會參加。”
過程比結果重要
二十多年疏于劍道,加之年齡和體能限制,欒菊杰在本屆奧運會上能走多遠,并不是個樂觀的話題。
然而欒菊杰很樂觀,“奧運會是最高水平的舞臺,贏是英雄,輸也是英雄。我能在50歲時以運動員的身份征戰北京奧運會,就是對奧林匹克精神最好的詮釋,也是我獻給祖國最好的禮物。”
“參加奧運會是一個過程,成功、失敗對我來說都不重要。如果考慮結果,我可能就不會來了。”面對中外媒體,欒菊杰反復說道。
在加拿大擊劍隊,隊友們都管欒菊杰叫“媽媽”或“嬸嬸”。作為一名“媽媽級”選手,欒菊杰面對的都是“80”后和“90”后的年輕一代,她說:“要拼體能我肯定沒戲,但我有技術和經驗的優勢。”
按照計劃,為參加北京奧運會拼了兩年的欒菊杰,將在14日返回加拿大,撿起她擊劍俱樂部教練的工作。不過,她已經把目光盯住了下一個賽事,“今年10月,有一個世界老年人擊劍錦標賽,只有滿50歲的人才能參加。我要用擊劍賽事填滿我的人生。”(陳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