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的起源、沿革
1873年,在英格蘭格拉斯哥郡的伯明頓(Badminton)莊園舉行的一次宴會上,幾個從印度退役回來的軍官,用球拍和球(香檳酒的軟木瓶塞插上鵝羽毛的)隔著宴會桌對擊。此游戲很快被英國人廣為接受并流傳開來。因此,人們以伯明頓(Badminton)這一地名為此項運動命名。
1875年,世界上第一部羽毛球比賽規(guī)則誕生于印度的普那。
1878年,英國制定了統(tǒng)一和漸趨完善的羽毛球比賽規(guī)則。
1899年,舉行了第1屆全英羽毛球錦標賽;1903年,在都柏林舉行了世界最早的由愛爾蘭和英格蘭參加的羽毛球國際比賽。最早的羽毛球場地兩端寬,中間網(wǎng)處窄小,形狀類似古代的計時器—沙漏。
1934年,由加拿大、丹麥、英格蘭、法國、愛爾蘭、荷蘭、新西蘭、蘇格蘭和威爾士創(chuàng)立了國際羽毛球聯(lián)合會(International Badminton Federation)。當年,國際羽聯(lián)第一任主席湯姆斯爵士捐資制作了一座獎杯,該獎杯作為世界羽毛球男子團體賽的流動獎杯頒發(fā),所以世界羽毛球男子團體賽又稱湯姆斯杯賽(Thomas Cup)。(來源: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1948年,舉行了第1屆比賽,每3年舉行一次,每場比賽有5場單打、4場雙打,共9場比賽,比賽兩天完成。1984年改為每逢偶數(shù)年舉行,并將9場制的比賽改為5場制,分別是3場單打,2場雙打。
1956年,由世界著名羽毛球運動員尤伯夫人捐贈的獎杯,作為世界羽毛球女子團體賽的流動獎杯。1956年舉行第1屆尤伯杯賽(Uber Cup),每場比賽由3場單打、4場雙打,共7場比賽組成。1984年改為與湯姆斯杯同時同地舉行,采用同樣的5場制比賽方法。
1977年,在瑞典的馬爾摩舉行了首屆世界羽毛球錦標賽(World Badminton Championships),設(shè)5個單項比賽,原為每逢奇數(shù)年舉行,現(xiàn)改為每年舉行一屆。
1989年,在印尼舉行第1屆蘇迪曼杯比賽(Sudirman Cup)。印度尼西亞向國際羽聯(lián)捐贈了以印度尼西亞人蘇迪曼名字命名的獎杯,作為世界羽毛球男女混合團體賽的流動獎杯。蘇迪曼杯賽由男、女單打,男、女雙打和混合雙打5場比賽組成。
國際羽毛球聯(lián)合會每年組織的世界羽毛球系列大獎賽(World Grand Pris)總決賽始于1983年。前3屆只設(shè)男女單打2個項目;1986年開始設(shè)男女單打、男女雙打和混合雙打5個項目。該項大獎賽分成若干站,在不同的國家或地區(qū)舉行。根據(jù)贊助商提供比賽獎金的數(shù)量,將比賽分成6個星級。國際羽毛球聯(lián)合會根據(jù)參賽者各站比賽累計的成績積分作為每站比賽選手的依據(jù)。自2001年起,總決賽停辦。
國際羽毛球聯(lián)合會于2006年正式更名為羽毛球世界聯(lián)合會,簡稱世界羽聯(lián)。
第29屆奧運會羽毛球比賽將于2008年8月9日~17日在北京工業(yè)大學體育館舉行。
第29屆奧運會羽毛球項目設(shè)項
第29屆奧運會羽毛球項目分為:男子單打、女子單打、男子雙打、女子雙打、混合雙打。
運動員名額分配:北京奧運會羽毛球比賽運動員總?cè)藬?shù)為172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