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代旱災的社會影響
旱災對中國古代農業社會的生產發展和百姓生活產生了很大影響。旱災最直接的后果就是食物與用水短缺,農業生產難以開展,人們無法在土地上獲得最基本的生活資料,因饑渴或饑餓而死者所在多有,造成局部地區人口銳減。據《文獻通考》卷301記載,北宋明道二年(1033年)“南方大旱,種粒皆絕,人多流亡,因饑成疫,死者十二三。”明末崇禎年間的特大旱災發生前,全國人口為9987萬,災后則為8848萬,減少了1139萬,數字之大可謂觸目驚心。而勞動力的減少必然造成大片土地荒蕪,導致經濟惡化和財政危機。
因旱災而引發的流民潮在歷代官私史書中屢見不鮮。仍以兩漢之際為例,王莽地皇三年(22年)四月,“枯旱霜蝗,饑饉薦臻,百姓困乏,流離道路。”而當年夏天“蝗從東方來,蜚蔽天”,“流民入關者數十萬人”(《漢書·王莽傳下》)。東漢安帝初,“連年水旱災異,郡國多被饑困……時饑荒之余,人庶流迸,家戶且盡”(《后漢書·樊宏列傳》);桓帝延熹九年(166年),“青、徐炎旱,五谷損傷,民物流遷”(《后漢書·陳王列傳》)。魏晉以后,戰亂頻仍,加上水旱災害不斷,人民更是飽受遷徙流離之苦。
明代思想家丘濬指出:“劫禾之舉,此盜賊禍亂之萌。”(《大學衍義補》卷一○)鄧云特也強調,“大暴動興起之以空前災荒為其背景者,幾為不可逾越之定律。”(《中國救荒史》168頁)日益頻繁的旱災對正常的社會秩序構成嚴重威脅,特別是洶涌的流民潮極易引發社會動亂,輕則轉為流寇盜賊,重則發生武裝暴動甚或大規模起義。
事實上,對于水旱災害與王朝興亡之間的關系,有識之士早已談到。周幽王二年(公元前780),“三川竭,岐山崩”,發生了一次由地震引發的旱災。王室卿士伯陽父由“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的歷史經驗出發,認為“山崩川竭,亡之征也”(《國語·周語上》)。十年之后,犬戎攻進鎬京,幽王被殺,西周宣告結束。夏、商、西周三代之滅亡都與旱災有關,既說明當時社會經濟水平、抗旱救災能力的低下,也與統治集團未能有效應對有關,這一點在后世王朝興衰中表現得更為突出。明代中期以降,政治腐敗,而水旱災害連續不斷,大批農民背井離鄉,流民遍及全國。成化年間,荊襄地區聚集的百萬流民先后揭竿而起,沉重打擊了明廷的統治。到崇禎時,陜北大旱,流民激增,地方官員處置不當,終于引發明末農民大起義,明朝統治也隨之而終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