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此外,在新加坡,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可以把房子抵押給有政府背景的公益性機構,由公益性機構一次性或分期支付養老金,老人去世時產權由這些機構處置,償還貸款本息后的剩余部分交給其繼承人。
“在國外,政府部門為了支持‘以房養老’方式,會出臺各種扶持政策。比如,建立專門的中介機構,以便承擔貸款機構的風險,或者給予貸款貼息,減低借款人的成本。”楊曉介紹說。
“目前我們推出的養老按揭貸款業務主要針對的是有富余房產的人群,并且他們愿意以房產抵押獲取養老資金,以改善老年生活。因此,這一產品并不能完全解決全社會的養老問題,只是對現有養老保障體系的一種補充和探索,主要是滿足現有客戶的一種養老需求。”楊曉說。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社會保障室程杰博士認為,“以房養老”與住房按揭貸款本質上差不多,都是預期支出和預期收入的貼現,是一種金融創新方式。對于老年人福利改善主要體現在,提供了實現未來資產價值提前變現的渠道,從而有利于提高老年人在整個老年階段的收入水平和消費水平。這并不屬于養老保障體系范疇,因為它既不具有社會保險的屬性,也不具有公共服務的屬性,而僅僅是在基本養老需求得到滿足情況下的一種補充養老工具。其推行的前提條件是,城市化水平相對較高,同時房地產市場比較成熟,這兩點在我國都需要進一步完善。
■更多老人亟待“雪中送炭”
養老制度建設要先行,逐步提高養老保險待遇,實現養老保障城鄉一體化
“以房養老”讓各方再度聚焦中國應對人口老齡化的話題。如果說“以房養老”是對有產老人的“錦上添花”,那么當前更應該著力解決對欠缺基本養老保障老人的“雪中送炭”。
當前我國老齡人口基數大,增長快,特別是農村老齡人口多,而相應的養老保障和服務發展較為滯后。
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我國60歲以上人口的占比已達13.26%,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60歲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2.93個百分點。同時,根據全國老齡委預測,“十二五”時期將是我國人口老齡化加速發展期,預計到2015年,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將達到2.16億,約占總人口的16.7%。尤其,在大量農村青壯年勞動力遷移到城市的情況下,農村老齡化程度更深,目前60歲以上老年人已經超過1億人,根據預測,預計2020年農村老年人將接近1.4億人農村老齡化水平將達到21%。
與此同時,我國的養老公共服務體系卻相對薄弱,日趨嚴重的人口老齡化問題對社會養老服務形成了巨大的挑戰。如何加快發展適應人口老齡化的社會化服務體系,完善社會養老保障體系,已成為社會廣泛關注的重大問題。
程杰指出,當前我國養老保障體系的核心是社會養老保險,主要包括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新型城鎮居民養老保險、新型農村居民養老保險等制度,而老年人福利、家庭養老等是養老保障體系的主要補充。中國的養老問題重點應該是完善覆蓋城鄉居民的養老保障體系,尤其是要加快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建設,提高養老保險的覆蓋率,實現各項養老保險制度之間、地區之間的轉移接續,并逐步提高養老保險待遇。
針對我國農村老齡人口多,養老保障水平不高的特點,有專家指出,要加大農村養老保障水平,對已經實現非農就業或從農村遷移到城鎮的農村人口,應該設計和完善進入城鎮社會保障體系的制度通道;對從事傳統農業生產的農村人口,應在養老保險覆蓋的基礎上增強土地的保障功能;對最為貧困的農村人口,社會保障制度應對他們提供“兜底”功能,完善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最終要實現城鄉一體化的社會養老保障體制,實現社會養老保障體系整合。(記者歐陽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