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從國際鐵路運營歷史來看,鐵路新線開通運營初期都是故障相對集中的時期。據王勇平介紹,法國、德國、日本高鐵剛開通時,都曾出現過類似的故障。2010年12月4日,日本東北新干線開通運營首日,就因故障停運1小時。今年1月15日,日本東北新干線接連發生兩起故障,造成東北新干線、山形新干線和秋田新干線停運,經過4個多小時的搶修,才恢復運行。1月17日,東京新干線列車控制系統又發生故障,導致東北、上越、秋田、山形和長野5條線路的新干線列車全部停止運行,最長延誤時間2小時13分,8萬多人出行受到影響。
“一故障就停車”是技術不過關嗎?
高鐵的敏感反應基于保障旅客安全,在安全問題上,寧可敏感,絕不能冒險
有人認為,與傳統鐵路相比,高鐵過于“弱不禁風”。也有人質疑,每次遭遇故障高鐵就立即停車,是屬于技術上不過關。
實際上,高速列車這種快速敏感的反應,恰恰是工業設計中“以人為本”的體現,是基于對旅客安全的保護。
王勇平表示,相對于其他交通工具而言,列車在抵御惡劣天氣影響上,確實有一定的優勢,但這并不意味著列車在任何氣候條件下都暢通無阻。尤其是以300公里時速運行的高速列車,當惡劣天氣有可能威脅到列車安全時,它的第一反應就是在最短時間內自動切斷電源停止運行,保證旅客安全。
“高速列車這種快速敏感的反應不是‘嬌嫩’。這種‘故障導向安全’的設計理念和技術體系,也是世界高鐵在運營過程中普遍采用的理念。在安全問題上,我們寧可敏感一些,絕不能冒險。”王勇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