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中年】
想團圓 力不從心
打算“貢月亮”,小區全是車沒有條件
57歲的郝朝陽的記憶里,小時候年年團圓。那時候,全家從下午就開始準備晚餐。而且,所有人在中秋節都有假期,氣氛跟過年一樣。
她年年吃姥姥家的“自來紅、自來白”月餅,皮酥、里面還有冰糖、果脯。“姥姥會先把月餅裝盤子里,仔細地切成一牙一牙的。”想起當時的情景,郝朝陽目光停頓了一陣。她說,現在北京只有一些老字號才有正宗的“自來紅、自來白”,但是,味道和小時候不一樣了。“姥姥切開的月餅,才能那么香。”
晚飯后,姥姥會收拾一張桌子,然后把各種水果裝盤子擺上去。郝朝陽記得那叫“貢月亮”,而孩子們就等這個時刻,享用水果了。按照不同的吉祥寓意,水果擺好后,姥姥就拉著家里的女孩子朝著月亮的方向拜一拜。那時還小,郝朝陽不知道姥姥口中念念有詞地說些什么,只知道搶著要水果。
但是,等她步入青年時代,有了自己的家庭時,很難有這樣的團圓飯了。每年的中秋,成了她工作最忙的時候,經常加班的她很難陪家人享受中秋節,有時候回家都八九點了,家人已經休息了。
“媽,那咱中秋也貢月亮。”郝朝陽的講述被兒子打斷。兒子今年已經上大學,今年中秋學校放假,由于郝朝陽的母親已經過世,這一家三口將在自己家中度過中秋。
“現在大家都住樓房,小區花園里停滿了車,這項習俗只能成為記憶了,總不能在一群車里拜月亮。”郝朝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