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艦隊某潛艇支隊潛艇冒雪出航。(圖片來源:人民網)
核心閱讀
北海艦隊某潛艇支隊是海軍組建最早的一支潛艇部隊,幾位潛艇老兵的故事,見證了這支部隊的歷史,也是海軍潛艇部隊官兵戰斗生活的一個縮影。從這些故事中,我們看到了潛艇部隊官兵的精神風貌,看到了潛艇部隊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歷史,看到了潛艇兵就是這樣煉成的。
【引子】
“不要問我在哪里,問我也不能告訴你”。
與仇裕平和兩個潛艇老兵相識,緣于一場不期而遇的雷雨和連續幾日不散的大霧。
記者去潛艇支隊采訪,想親自體驗一下潛艇上的真實生活。
哪曾想,第二天早上,海上漂起了濃濃的大霧,出海的計劃泡湯了。
支隊政治部主任梅新剛安排支隊的幾位潛艇老兵,給記者講述了潛艇老兵闖大洋的獨特經歷……
1.
“有些聲音我又不想聽到,比如浮標聲吶的探潛聲,一旦聽到這個聲音,就意味著潛艇的大致位置已經被空中反潛兵力發現了。這對于潛艇來說,是要命的。”
——聲吶老兵仇裕平
仇裕平是一名聲吶兵,有一套自己的絕活,耳朵能分辨出各種艦船及魚群的噪聲。
他1965年生,來自浙江,口音在北方人聽起來有些怪。
說起他的絕活,老仇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那是一天深夜,老仇所在潛艇正在某海域潛航。突然,聲吶兵報告:“一種從未聽過的聲音,和艦艇主動聲吶信號極其相像!”艇內氣氛頓時緊張起來。
“叫仇裕平!”指揮員命令。
老仇快步來到聲吶室,拿起耳機一聽:“這是一群魚在為我們護航呢!”
后經仔細聽辨,確實是一群海豚。
要練就這樣的本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宿舍——食堂——潛艇”,三點一線的公式化生活成為老仇的常態。錄有各種艦船噪聲的小錄音機,常年揣在他身上口袋里,不停地聽,細致地分辨。
現在,他能分辨出十幾種類型的噪聲,識別出數十種外軍主戰艦艇的音型,練就了一手“絕活”,在潛艇支隊,人們叫他“神耳”。
老仇告訴記者,對于聲吶來說,聽到的所有聲音都不是熟悉的,就像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看到的都是陌生的面孔。但是,我們可以根據不同的聲響,認定目標的性質。就像警察不知賊相如何,但一眼便能看出賊頭賊腦的樣,八九不離十的。這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老仇有些興奮,話也多了起來。“有些聲音,我很想聽到,難得‘出趟遠門’,總得收獲點東西;可有些聲音我又不想聽到,比如浮標聲吶的探潛聲,一旦聽到這個聲音,就意味著潛艇的大致位置已經被空中反潛兵力發現了。這對于潛艇來說,是要命的。”
出于好奇,記者問他,每次遠航前都要做些什么準備工作。
他說,按照設計要求和技術性能特點,潛艇出海執行任何性質的任務,都不需要特殊的準備的。否則,一支潛艇部隊,潛艇都執行任務,每個艇都需要“特殊準備”與“特殊保障”,這樣的潛艇部隊怎么可能有戰斗力。
老仇神秘地說,其實,唯一的一項準備,早就準備好了。
“你猜猜,準備好的是什么?”
記者說猜不到。
“遺書。”老仇說。
沉默,無言的沉默。
老仇說,最讓他難忘的是一次遠洋航行途遇兩次臺風。
“當潛艇靠港,我特想看一看一起乘風破浪的潛艇有多威風,兩次十二級臺風哪,它是怎么過來的,難以想象。可當我走過舷梯,回望潛艇時,一種莫名的恐懼襲遍我全身,潛艇竟然已是‘千瘡百孔’”。
“此刻回想,仍然依昔如昨。”老仇挺感慨,說自己很傻,“別人有機會成就英雄夢,潛艇兵沒有。潛艇兵只能這樣去做一個默默奉獻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