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廉思:29.27%的蟻族受訪者把“平等的工作機會”作為希望政府提供幫助的首選,其次是“住房政策的傾斜”和“平等的戶口政策”,其他方面有“醫療政策的傾斜”、“職業技能的培訓”和“充分的就業信息”。
“蟻族”正在以實際行動詮釋著‘奮斗’的真正含義。剛畢業的他們面對生活顯得捉襟見肘,但是這些能直面現實、接受現實的年輕人具有強大的精神動力。關注他們就是關注中國今后三十年,所以社會應該做的事兒就是讓他們看到未來,而不是看不到。
■潘新(廈門大學副教授)
我認為 “蟻族”是時代的產物。因為這一撥大學生正好趕上了高校擴招的持續時間,畢業生成倍地增長,自然導致供過于求的現實。偏偏“船漏又遇頂頭風”,一場全球范圍的金融危機,更使大學生的 “就業難”雪上加霜。
身處市場經濟這樣一個時代,每一個人都應知曉這個鐵律,愿賭服輸。這是經濟時代的人們應有的心態。
不妨再反向思維一下,“蟻族”的出現是否有它的合理性?對于剛剛踏入社會的大學畢業生來說,當他們滿懷希望卻迎面遇到重挫,失落感可想而知,思想波動、焦慮等心理問題也會接踵而至。如此一來,經濟和精神上的雙重壓力如何解脫?普遍現實是,大多數的“蟻族”們不愿意與家人說明真實境況。在這種情況之下,聚集在一起便成了自然的選擇??恐嗷ブ?、抱團取暖,他們信息共享、患難與共,編織著城市生存網絡。
有人說,“蟻族”作為一個過渡性的社會群體將會長期存在。假如這個觀點成立的話,我更擔心的是這樣一種現象帶給我們觀念上的沖擊。當人們變得無法相信知識可以改變命運的時候,隨之而來的可能就會是降低投資教育的意愿和資本,這將是教育最大的隱患。而這也才是“蟻族”問題最可悲的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