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執法”案輿論監督的經典案例
與“周老虎”事件類似,上?!搬烎~執法”是又一起新老媒體共同發聲、交互發力、形成輿論高潮以監督政府施政行為的經典案例。
這次圍繞上?!搬烎~執法”案的輿論熱潮,也是互聯網和傳統媒體聯手推進的結果。9月12日,“被釣”者張軍在天涯社區發帖控訴,迄今訪問數達18.7萬人次,評論1887條;“80后”作家韓寒在某博客中述評此事,迄今訪問數達48.5萬人次,評論6216條。轉述者對網民的影響遠遠超過當事人,顯示了網絡“意見領袖”的影響力。
國慶過后,眾多傳統媒體介入,《中國青年報》和一些都市報通過深入采訪,挖掘出其他“釣魚”案例。特別是央視“經濟半小時”欄目曝光整頓黑車中疑存在“職業攔車群體”,把監督推向高潮。傳統主流媒體的強力介入,響應民意,體現了體制內改良政務管理、傾聽民意、化解民怨的堅定決心?!度嗣袢請蟆愤B發兩篇評論:網絡轉載122次的《釣魚式執法,危害猛于虎》,網絡轉載78次的《釣魚式執法還需繼續回應質疑》。網民熱情肯定主流媒體的宣示:“人民的質疑就是人民的要求,人民的監督就是人民的期待。”
近年來在一系列突發事件中,《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等主流媒體不缺席、不失語,及時回應公眾質疑,特別是勇于舉起社會公正的旗幟,與基層政府的不作為、亂作為和少數無良官員斗爭,贏得民意,聚攏人心。這是一種真正有助于化解社會不穩定、不和諧因素的輿論導向。
從虎照案到“釣魚”案,說明中國已經出現“輿論引導新格局”,黨報黨刊和和電視臺、電臺是一個層次,都市類媒體是另一個層次,特別是互聯網作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會輿論的放大器,顯示出巨大的輿論能量;要充分重視和高度尊重網民的呼聲和利益訴求,面對洶涌的網絡民意,政府和主流媒體只能因勢利導,主動揭示真相,澄清流言,坦然承認和認真改進政府管理的缺失,才能贏得主動權,爭取話語權;只有主動吸納網絡輿論,意識到民心可用、民怨可畏,才能化危為機,推動良政和善治。
讓上海本地媒體尷尬的是,除了新民網,這次很多有影響力的媒體普遍失語。
××網試圖為政府解圍,轉移網民對“釣魚執法”案的關注,設置“黑車該不該打”的議題。“××調查”循循善誘:“在上海,你遇見過黑車嗎?”“若您見過黑車,是在哪看到過的?”“您是否有乘坐黑車的經歷?您覺得黑車有何危害?”主持者顯然熟知傳播學和心理學規律,如果不是發生了孫中界斷指這樣令人發指的極端情形,這樣的輿論引導也可能見效。
但是,在閔行執法人員質問“他胃疼關你什么事”而觸犯眾怒,浦東新區政府蔑視經驗常識、高調否認“釣魚執法”后,××網企圖先撇開事實真相,扭轉公眾注意力,甚至在首頁評論中惡狠狠地預言“孫中界如果的確存在非法營運的行為,那么即便他自斷一根手指,也不能為違法行為開脫”,這種做法不可能取得一廂情愿的宣傳效果。
“××調查”最后一問“您覺得該如何打黑車”,得到的回答就很清楚地揭示了這種模糊是非的輿論引導的失敗:網民選擇“加大處罰力度”的只有5.57%,而75.19%的人主張“完善城市交通,讓黑車無機可乘。”(作者祝華新人民網輿情監測室秘書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