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新中國改革開放的里程碑,十一屆三中全會全面糾正了文革極其以前的左傾錯誤,將經濟發展、人民安康、社會安定作為新中國在新時期的頭等大事。
一九七九年十二月六日,鄧小平在會見來訪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時首次提出了“小康社會”的概念,除了國民生產總值的硬指標外,政治民主、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成為“小康社會”的重要標準。
隨后,中國第三、第四代領導集體在繼承鄧小平理論的基礎上不斷發揚光大,在十六大報告中,江澤民進一步明確今后二十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任務。
二00四年九月,中共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理念。“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是“和諧社會”的主要內容。兩年后,中共第十六屆六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將“人民幸福”放在“和諧社會”的突出位置。
在中國社會日漸走向和諧的大背景下,以行業或實力為依據的“新階層”悄然取代了階級劃分;“不拘一格降人才”讓出身不再有任何障礙;依法治國、和平解決人民內部矛盾,使得“階級斗爭”徹底退出當代中國的舞臺。
“人性化”、“人道主義”這些曾經“小資”甚至反動的詞匯成為流行語,并在各行各業和處理各類事件中被付諸行動。執政者以民為本,與民同樂;鄰里、同事之間,理解、溝通化解矛盾;陌生人相逢,以友善、互助傳遞愛心……一幕幕溫馨的畫面演繹和呼喚著新中國繁榮、穩定的和諧局面,“宜居城市”評選、“幸福指數”測試等等反應百姓安居樂業的活動也應運而生。
三十多年前,“斗地主”折射出一場政治斗爭的殘酷;三十多年后的今天,“斗地主”只是一個能帶來快樂的游戲。不必責怪年輕人忘了歷史,因為在追求“幸福指數”的今天,那個時代確實顯得太過遙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