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三項制度在今年年底前如期出臺,中國社保制度將覆蓋13億人群。
24日“中歐社保”論壇上,何平對此進行了描繪:
社保總體覆蓋全體公民,具體險種包括五項: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
首先,國家基本養老保險包括: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農村基本養老保險。其中,城鎮職工養老保險應覆蓋企業、機關、事業單位職工和無雇主的靈活就業人員(3-5年內實現省級統籌,長期目標是全國統籌)。而農村基本養老保險應覆蓋全體農村居民,中期目標是市(地)級統籌。
其次,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包括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
另外,失業保險應覆蓋全部雇員(公務員除外)并實行市(地)級統籌。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應覆蓋企業、機關、事業等全部雇員,并實行市(地)級統籌。
管理能力面臨挑戰
如果中國政府在2020年成功實現社保的“全覆蓋”,那么新的挑戰隨之而來——如何運營和監管這筆全國民眾安身立命的“保命錢”?
這也是人保部副部長胡曉義已經開始考慮的問題。9月24日,胡曉義在論壇上表示:“要適應社會保險基金可持續發展的需要,研究制訂符合中國實際情況的基金投資運營的辦法,實現保值增值。”
為了證明全覆蓋時代社保資金運營監管的壓力,中國社科院拉美所所長、社保專家鄭秉文預測了2020年可能發生的局面:
如果屆時個人繳費8%,單位繳費8%,當年繳費收入為2.7萬億元,支出2萬億元,歷年資金滾存結余為8.8萬億元;如果個人費率8%,單位費率12%,當年收入3.2萬億元,歷年滾存余額為11.2萬億元;如果個人繳納8%,單位繳納16%,歷年滾存余額將高達13.8萬億元。即使以最保守的第一種情況計算,到2030年,資金滾存結余為33萬億元,2040年達到86萬億元,到2070年,有望高達413萬億元。
“關于社保基金的管理,現在連個法規都沒有,這是社保法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何平說。
他所稱的社保法即《社會保險法》,該法出臺之后將是我國社保領域第一部綜合性法律。
胡曉義表示,目前全國各項社會保險有1萬多億元的結余,但是投資渠道狹窄,管理的規范也有待加強。
監管機制的不完備,最直接的體現莫過于社保部門參與社保資金管理者的規模。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目前人保部參與社保基金管理的工作人員才10個人左右,并且其中負責企業年金監管的基金監督司才2-3個工作人員。
在鄭秉文看來,不管中國的社保管理體制如何設置,都必須符合若干標準,其中之一是根據“監管負荷”的國際慣例與標準來配備人員和編制。所謂“負荷監管”,是指監管機構官員人均與參保人數或資產數量之比。
根據鄭秉文的計算,我國的監管負荷為每個官員人均管理625億人民幣即62億歐元資產;按參保人數計算,我國是每個監管官員平均管理上千萬參保人員。“我們的負荷監管相當于別人的上百倍乃至上千倍,顯示我們社保部門負荷過重。”
國外的監管都遠遠低于我國,例如具有可比性的墨西哥“國家退休金儲蓄監管委員會”170人,人均資產管理比例是3.2億美元(2005年資產規模551億美元);按參保人數計算,具有可比性的阿根廷“退休和養老金管理總局”是183人,全國參保人數930萬,人均管理5.1萬人。
再以企業年金為例。我國人保部基金監督司負責企業年金監管的只有一個處室,工作人員為3個人左右,負責900億元資金的監管和700萬參保人員,“同時還要負責企業年金的全部政策法規的起草、金融提供商資格的考核審批等工作,對中央一級的監管來說,如此超負荷監管,堪稱世界之最。”鄭秉文表示。
而在國外,企業年金的監管負荷通常不會超過人均10億歐元。美國企業年金的管理部門多達800多人。
鄭秉文表示:“企業年金出事是必然的,不出事是偶然的。”
目前國際發展趨勢是,監管機構越來越大,監管負荷越來越小。因此,鄭秉文判斷,根據我國2020年社保基金和企業年金的發展規模,社保基金的監管官員應保持在200人以上,而企業年金的監管官員至少要達到230人。(本報記者王露對本文亦有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