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74人,失蹤15人,河南省盧氏縣成為今年以來中國死于洪水人口最多的一個縣。昨日(5日),盧氏當地官員表示,該縣的山地特征和洪災預警手段的落后,是導致傷亡慘重的最主要原因。事發時,縣政府通過縣電視臺打出字幕預報,但未有專列出險情報告。當地有村民反映,事發時并未受到任何預警。
三門峽市常務副市長蘇新華昨天在視察災區時要求,如果再發生險情,各村要配備銅鑼。“電話不通就敲鑼,一下代表什么,兩下代表什么,要事先約好。”
縣委書記稱教訓沉痛
7月29日凌晨1時至30日10時,盧氏縣遭遇據稱是百年一遇的暴雨。來自盧氏縣政府最新數據顯示,該縣有74人死于洪水,另有15人失蹤。12個鄉鎮,200多個行政村的電力和通訊中斷,占全縣51%的17.7萬人口受災,直接經濟損失達14.1億元。
昨日上午,盧氏縣縣委書記王振偉介紹,該縣一直很干旱,今年3月至5月幾乎沒有降水,這使人們放松了對洪災的警惕。“7月29日和30日我們都發了洪水預警信息,可惜重視力度不夠。”而且,此前村居和通訊等設計未考慮山洪因素。“比如通訊線路都沿山坡下的河道建,結果洪水一來,全被沖斷。這是一個沉痛的教訓。”王振偉說。
村民稱未收到預警
據盧氏縣受災的朱陽關鎮和湯河鄉等地多名災民反映,在洪災前,他們并沒有接到任何警示。“我在半夜被水驚醒,走到屋子外頭,水到沒心口了,爬到樓房上,我的土坯房‘轟’地就倒了。”湯河鄉戴秀英說。而朱陽關鎮一位“院外五保”的五保戶土坯房和人都被沖得不見蹤跡,只有在房子舊址上,長出一叢綠油油的麥芽。“那是他以前放糧食的地方。”鄰居說。
“再有死亡鄉鎮一把手免職”
“以前的蓋棺論定,可以歸于天災。但再有人員死亡,就是事故,是政治問題。”昨日下午,三門峽市政府領導視察盧氏縣朱陽關鎮如此告誡該鎮黨委書記。前來視察的領導和盧氏縣官員均表示,對鄉鎮目前實行的行政村24小時值班制度還不夠,“必須延伸到自然村”。王振偉表示,要是再有人員死亡或發生疫情,所在鄉鎮一把手“要么辭職,要么等上級免你的職。”
遷危工程缺錢進展緩慢
王振偉介紹,該縣面積4000多平方公里,有3700座山峰,全縣352個行政村中310個村位于山溝中。“九嶺十八岔,岔岔有人家。多則三五戶,少則一兩家。”這樣就導致靠山谷間的河道和靠山腳的地方都很危險。山洪后導致通訊中斷,居民點又很分散,鄉鎮干部只好挨個搶險。7月29日凌晨,該縣磨溝口鄉鄉長牛江濤便在轉移抗洪陣地的路上,被卷入泥石流中重傷不治。
據記者了解,有的鄉鎮領導下雨前對暴雨預判不到位,導致7月29日10時天降暴雨之際,只能用警車喇叭呼喊讓村民撤離,有的鄉鎮只能人工叫喊“趕快撤離”。另外,有村民反映并不知道如何在洪水中自救,當地政府也未發出類似信息。
盧氏縣居民點散居情況普遍,當地政府表示,從3年前開始將深山中居民遷往安全地點聚居,但進度緩慢。“我們想加快進度,但就是經費不足。”王振偉說。(特派記者 孫旭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