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齊潔凈的茶座內,彌漫著淡淡的清香。隨著舒緩優雅的輕音樂陣陣滑過,一位年輕的女士穿梭其間,不時對前來品茶的客人娓娓而談,解開他們緊鎖的眉頭。
在時下茶樓競爭激烈的大環境下,這家地處湖南湘潭鬧市的茶樓,生意蒸蒸日上。熟悉內情的人都知道,這位年輕的女士就是茶樓的經營者莫女士,她成功的秘訣除了茶樓的環境和服務過硬外,還在于她利用心理咨詢師的特長,幫來此喝茶的顧客解開心結。幾年前,黃女士考取了心理咨詢師的執業證書,這給她的生意幫了大忙。
職場人士忙考“證”,莫女士絕非個例。近年,我國建立新職業發布制度以來,不斷涌現的新職業催生職場考“證”熱,由此帶動相關培訓和認證體制的產生,衍生出紅紅火火的考“證”經濟。
所謂新職業,是指社會經濟發展中已經存在一定規模的從業人員,具有相對獨立成熟的職業技能,《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全》中未收錄的職業。我國自2004年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建立新職業信息發布制度以來,至今已公布九批共96個新職業。
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執業資格證書已成為新生勞動力就業、上崗、創業的通行證,而適應人們生產生活需要所產生的新職業,一經發布便受到人們的熱捧,考證現象很快成為職場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今年28歲的長沙某信息股份公司白領王某,近兩年內,接連考上助理會計師、會計師兩個職業技術資格證。日前,并不滿足的他再次出現在長沙某教育培訓中心,報考注冊會計師。記者問及其報考初衷,他心里有個目前職場普遍認可的想法:“多考一個證,就多一條路!”
記者從湖南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獲悉,自勞動部建立新職業發布制度以來,湖南省參加新職業培訓人數達11萬多人,其中,六萬多人獲得新職業證書。
心理咨詢師是近年我國出現的一種新的職業。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開始追求意識、情緒的正常宣泄,解除心理困惑。這樣,心理需求成為人們健康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心理咨詢師也應運而生。
2003年,國家推出心理咨詢師這一新職業,受到了湖南社會各界的追捧。湖南芙蓉心理咨詢培訓中心主任蔡太生透露,三年多來,培訓中心已培訓學員3000多人,其中2500多人獲得心理咨詢師資格。5月21日,全國心理咨詢師統考,湖南600多人參加。
“新職業催生考‘證’經濟,”湖南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職業技術鑒定中心副主任寧澤民說:“這是因為新職業來源于社會生產生活,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在人們眼中,保姆是傳統家政的稱謂,平時做些簡單家務,如搞衛生、做飯,侍候老人的吃喝拉撒等。如今,保姆衍生的新職業育嬰師,不僅要求負責三歲以內孩子營養配餐,生活護理,還要負責嬰幼兒早期教育。
湖南家政服務委員會主任晨風透露,去年12月以來,他們向社會輸送了158名高素質的育嬰師,根本滿足不了市場的巨大需求。社會上前來考證的適齡青年絡繹不絕。
培訓和認證魚龍混雜
考“證”經濟誰是贏家?按規定,新職業的發布和認證由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負責,為此,國內各省(市)、自治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廳設立了職業技能鑒定專家委員會,下屬一些專業委員會等專門機構,負責對境內的新職業進行培訓、認證考試,并嚴格按物價部門的標準,統一收取一定數量的培訓費。
記者從湖南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獲悉,勞動廳主要向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按職業技能認證等級分別收取20元、30元、60元不等的費用,用于命題、閱卷、組織管理等。由勞動部門批準設立的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向學員收取的職業技能鑒定費,初級、中級、高級分別為150元、260元、380元,主要用于原材料的消耗、設施和設備的磨損。
但記者采訪時發現,新職業培訓和認證市場的火爆讓一些機構和協會躍躍欲試,紛紛跟進欲分一杯羹。他們往往以國家部委的名義,組織所謂的資格認證。
前兩年,某商業技術協會打著商業部的旗號,開展營銷員的培訓和認證,被取締后,這批人跑到北京,找到某技術協會,花幾十萬元取得在湖南進行營銷總監培訓考試認證資格,每張認證費高達1.8萬元。據了解,目前,這批人又打著國家部委的牌子,搞汽車營銷師、房地產營銷師資格認證。
一些社會人員出于利益驅動,熱衷于新職業培訓和認證。日前,記者從湖南省長沙市“新航道”培訓公司招生簡章上看到,要想獲得一個新職業證,光培訓認證費少的需數百元,多的則達上千元。
“事實上遠遠不只這個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對記者說:“只要你報名參加,這些機構總想法讓你交報名費、資料費、培訓費。”
據湖南省勞動部門不完全統計,近三年來,湖南范圍內這種未經勞動部門批準,由協會、行業自行培訓認證的人員約兩三萬人。
考“證”經濟亟待規范
考“證”經濟風靡職場,引起專家學者的關注。湖南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培訓處處長楊斌說,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分工的細化,新職業的增加,在自己的專業或相近的專業領域內獲得新的資格證無可厚非,但一味追求持證,考一些與自己專業不相關的資格證,未免得不償失。還不如集中精力,多從提高自身專業素質上花功夫。因為,目前在我國的很多領域,就業者根本無需“持證上崗”。
針對考“證”經濟中出現的“證”出多門的現象,一些專家認為,首先應該從勞動部門自身找原因。專家們認為,從勞動部新職業名稱的發布到具體開始職業資格的認證,一般需要一年多的時間。這期間,職業標準的制定、培訓教材的編寫和考核題庫的準備都跟不上來,新職業發布后,基礎工作跟不上,這給不規范中介組織提供了機會,他們利用這段時間組織非法的職業資格認證。他們建議,勞動部應加快新職業技術工作的開發,新職業的職業標準、教材、題庫的開發速度應同步進行。
湖南物業管理專業委員會主任謝希鋼呼吁,國家應及時清理各種證書,規范證書認證體系,斬斷一些不規范機構或協會的利益鏈條,從源頭上保證考“證”經濟良性發展。(記者:黃興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