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廣州3月16日電 購買眼前的這個節水型抽水馬桶,比選擇老式馬桶要多花200元——買,還是不買?站在廣州寶崗建材市場里,正在為新居選擇浴室用品的報社編輯張東升最后還是選擇了節水馬桶。他說,雖說多花了錢,但“至少在報紙上呼吁市民注意用水節約時我能心安理得”。
張東升知道,如何應對水危機已成為全球關注的熱點問題--來自世界各地的5000名專家和官員16日參加了在墨西哥城舉行的第四屆世界水論壇,討論如何讓14億人告別飲水困難。
和張東升不同,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小滿鎮王其閘村的王愛忠已從節水中獲益良多。這位種植了13畝玉米的農民說:“以前種糧食是大水漫灌,沒有人關心一畝地澆了多少。現在不同了,每家每戶都憑水權證用水,一年約可節省水費500元。”
缺水是個全球性問題,中國也不例外:龐大的13億人口讓中國成為全世界人均水資源占有量最少的幾個國家之一,人均水資源占有量為2200立方米,只相當于世界平均水準的31%。全國660多個城市中有400多個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問題,其中有136個缺水情況嚴重。
中國采取了多種措施以緩解缺水問題。近5年來,超過一半的省份實施了計劃定額用水和超定額累進加價制度,包括黃河在內的一些大型流域對沿岸城市取水進行總量控制,多個省份開始建造更多的污水處理廠,規模宏大的南水北調工程等項目也將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應對“水荒”更需要進一步完善水資源管理,依靠市場機制以鼓勵全民節水。
王愛忠在5年前還不知道怎樣用最少的水產生最大經濟效益。現在,他用水權證在當地的水管所購買水票,節約的水權可以有價轉讓。
王愛忠說,現在他全家一年的用水定額6000多立方米,去年家里改種了玉米,不僅節省水費,土地的畝產值也增加了200多元。
“我們有13億人口,需求很大,可是節約的潛力也很大。”廣東省水文局副局長賀國慶說。
部分城市在節水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作為全國七個最缺水的城市之一,深圳目前人均綜合用水量只有181立方米,萬元GDP的用水量僅有50立方米,都只相當于廣東省平均水準的1/5,接近世界發達國家水平。北京通過推廣節水措施,在過去5年中年均節水1億立方米,這相當于1萬個3口之家4年多的生活用水。
目前,生活節水也在市場運作的基礎上走近市民家庭。在深圳市,一個小區采取的全新的“中水回收技術”,每天將250立方米的生活廢水進行處理用于澆灌和清潔,從而大大節約了用水量。目前深圳共有70多棟有“中水”回收系統的樓宇。
不過,在生活在處處注意節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賀國慶說,廣東被稱為“空氣中也能擰出水”的地區,城市供水不僅漏失率高達20%,而且節水器具和設施很少,用水效率較低,居民迫切需要提高節水意識。
在年初的廣東省兩會上,許多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提出議案要求加強節水,建議包括政府出臺獎勵政策推廣節水器具、城市新建民用建筑全部使用節水器具等。(記者王攀 聶建江 程志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