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市論壇首次發布報告,對中國GDP排名前100位城市的生活質量進行了排行,深圳、東莞、上海和北京位于排行榜前列。據有關人士介紹,這個排行采取了主客觀結合的評價方式,考核內容多達12項。應該說,在操作者設定的評價體系里,這個城市生活質量報告應該是客觀和嚴謹的,有助于城市管理者從中尋找借鑒。
不過,既然是生活質量報告而不是經濟報告,這樣的排行還是應該多一些“主觀因素”,不然很容易讓人產生“沒感覺”的感覺。在12項考核內容里,涉及城市居民心理感受的很少,因此,這個生活質量評價體系就顯得差了些人情味,說得更時尚一點,也就是沒有充分考量城市居民的“幸福感”。“幸福感”這個東西看起來很沒有標準、難以衡量,但是缺少了“幸福感”這個維度,再硬氣的生活質量也欠缺了說服力。畢竟,生活質量最終還要體現在居民感受里。
近年來,關于城市的各種排行突然多了起來,但是大部分排行的結果和具體內容都不大吸引人,主要原因是,這些排行榜的評價體系看上去和老百姓很隔膜,顯得既科學又冷漠,既嚴密又缺乏說服力。比如說,城市在教育方面的投入是一個很重要的評價標準,教育投入從統計報告中很容易查到,但是,這個數字能說明什么問題呢?眾所周知,許多城市的居民每年都要為教育亂收費、擇校費付出很高的代價,如果不考慮這些負面因素,教育評價和排行就不可能硬氣起來。又比如,排名前四位的城市里,上海和北京的住房價格連續攀升,被認為是房地產泡沫的“重災區”,要考察這些城市的居住質量,就不能僅衡量人均居住面積,還必須把居民由于購買住房而負擔的債務進行比較,否則就大大地忽略了居民的“幸福感”。
這份報告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結論,說是“經濟發展水平高并不等于城市生活質量高”,這句話頗值得玩味。如果一個城市經濟發展比較快,而居民生活質量并沒有明顯提升,那么探討其原因就非常重要。是環境質量太低,還是居民隱性支出太大?是城市管理不夠完善,還是公共服務水平太低?說到最后,是不是城市管理者對居民的幸福感關注不夠呢?
任何社會研究成果都是要為社會發展提供借鑒的,對于我們這個發展中國家來說,對于一個呼吁“以人為本”的時代來說,所有的生活質量考察都應該盡最大可能地貼近老百姓,都應該把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作為重要標準,否則就難免讓百姓覺得隔膜。(作者 蔡方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