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鄭州市黃河魚類資源增殖放流啟動儀式舉行(記者 王錚/攝)
一桶桶的魚苗從漁船上被倒進黃河,隨著波浪消失在河水中。9月11日,在惠濟區南裹頭黃河壩頭,鄭州市舉行放流活動,向黃河放流104萬尾魚。
這次放流的鰱魚、鳙魚、草魚、黃河鯉魚、鯽魚均是黃河土著魚類,其中黃河鯉魚有50萬尾。
河南省水產研究院總工程師馮建新說:“只有所有人都來保護黃河和黃河魚類資源,才能從根本上使黃河魚類資源豐富起來。”
放流魚苗首次質量公證
“從今年開始,鄭州市進行黃河放流的魚類,都要請水產專家進行質量公證。”鄭州市水產局總工程師胡金文說,公證的目的是保證放流的魚種適合黃河魚類生存環境,不會對黃河魚類生活環境造成破壞。
胡金文說:“向水體中放流有一個原則,就是水體中有什么物種就放流什么物種。一個水體的魚類就是一個基因庫,放流外來物種,很可能將原來的基因庫破壞掉。”
據了解,由于以前鄭州曾向黃河引入了許多其他種類的鯉魚品種,黃河鯉魚的雜交品種普遍,而純正的黃河鯉魚幾乎已經絕跡。
黃河魚類亟待保護
河南省水產研究院的總工程師馮建新說:“上世紀70年代初,黃河河南段的常見魚類有60多種,而根據今年的調查,能見到的只有20多種。”
據了解,北方銅魚曾是黃河河南段的珍貴魚種,俗稱“鴿子魚”,味道鮮美,但已多年不見。開封魚危曾是河南段特有的中小型經濟魚類,也找不到蹤跡了。
不過目前情況有所好轉。“根據對去年放流后的調查,可捕撈的黃河魚類數量增加了兩成。”鄭州市水產局副局長王新平說。
資源改善至少需6年
“放流的魚類要繁殖三代,才能使黃河魚類資源有很明顯的改善,這需要6年以上,而且還是在黃河生態環境沒有破壞的情況下。”馮建新說。
據介紹,黃河鄭州段的魚類生存環境面臨三大破壞。“調水調沙是鄭州段魚類最大的危害,每年調水調沙時,黃河里被嗆暈或嗆死的魚能漂一層。”馮建新說。
另外,黃河水量減少和水質惡化,都使魚類生存面臨威脅。
由于沒有良好的產卵場所,導致了黃河魚類繁殖量少。據了解,魚類喜歡在平靜的河灣地區產卵,而由于水量下降,這樣的環境越來越少。“我們需要建一個魚類產卵的場所,讓魚類能夠休養生息。”馮建新說。(記者徐東坡 通訊員徐彤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