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宏觀經濟政策的重點,上半年集中在防止經濟增長由偏快轉向過熱,著力點是控制需求增長速度,特別是嚴格控制固定資產投資增長,控制不合理的出口增長。下半年在繼續堅持上半年目標的同時,增加了穩定物價的目標,四季度明確提出防止價格由結構性上漲轉為明顯通貨膨脹。著力點主要是實施“適度從緊”到“從緊”的貨幣政策,緩解流動性過剩的矛盾,同時增加肉禽蛋等短缺產品的生產,保障供給。對房市、股市等資產價格的較快上漲,則采取了完善城鎮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制度、進一步引導和穩定居民購房需求、規范房地產市場秩序,加強股市基本制度建設、加強入市資金監管、加快股市擴容等綜合性措施。這些政策措施,對于實現2007年國民經濟良好增長態勢,發揮了重大作用。
一、嚴格控制固定資產投資增長
繼續嚴把土地、信貸“兩個閘門”,土地管理方面,出臺了清理整頓開發區、強化土地執法、深入推進土地有償使用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措施。國務院第199次常務會議通過了兩個影響深遠的文件:《國務院關于促進節約集約用地的通知》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嚴格執行有關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法律和政策的通知》。到2007年9月中旬,全國各類開發區數量和規劃面積與2003年相比,壓縮比例都在七成以上。按照國務院要求,央行嚴把信貸“閘門”,靈活運用各種貨幣工具,加強窗口指導,促進金融機構把握信貸投放節奏和方向,嚴格控制對過度投資行業的貸款。加強市場準入管理,嚴把準入門檻。把節能減排工作作為宏觀調控的重點以及結構調整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建立了科學、完整、統一的節能減排統計指標體系、監測體系和考核體系。依托節能減排工作,對投資項目形成了市場準入方面的立體約束體系(包括環保評審、資源利用評審、土地評審等等)。注重有保有壓,區別對待,加強產業政策引導,對控制發展的行業采取了提高建設項目資本金比率,實行差別電價等措施。加強新開工項目管理,國家發改委等部門組織了對全國11個省區新開工項目的督查,制定了《關于規范新開工項目管理的若干規定》,進一步推動重大建設項目和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稽查。開展了黨政機關辦公樓等樓堂館所建設項目清理活動。這些措施對于實現2007年投資快速平穩增長至關重要。
二、抑制不合理出口增長
堅持有保有壓的原則,以結構調整為主,穩定勞動密集型商品出口過快增長,抑制“兩高一資”商品等不合理出口增長,與匯率調整結合起來,在穩定投資等國內需求的同時,適度穩定外部需求增長。調整出口關稅,2007年6月1日和7月1日,兩次實施了調整部分產品的出口退稅和出口關稅的政策措施,先后取消了142項和553項“高耗能、高排放、資源性”產品的出口退稅。既促進出口結構和國內產業結構優化,也有利于控制貿易順差的擴大。這些調控政策的效果自2007年9月以后開始顯現。1~9月份,商務部重點監控的45種“兩高一資”產品出口同比下降24%。出口增長率從8月份開始,由上半年的27%以上回落到20%附近。
三、穩定物價,保持市場穩定
針對物價明顯上漲的問題,采取綜合性措施保障供給,穩定市場。國務院辦公廳5月29日發出了《關于抓好生豬生產和豬肉市場供應保持市場穩定的通知》,7月30日國務院又發出了《關于促進生豬市場發展穩定供應的意見》,7月31日國務院召開了全國“菜籃子”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回良玉副總理做了重要講話。8月13日國務院發出了《關于切實落實政策保證市場供應維護副食品價格穩定的緊急通知》。在這些文件中采取了一系列促進生產發展、保證市場供應、安定人民生活、維護社會穩定的措施。主要措施包括:
(1)努力抓好農業生產,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國務院第186次常務會議決定采取推進母豬政策性保險、完善生豬良種繁育體系等綜合措施,加大生豬生產扶持力度。隨后又出臺了促進油料生產和奶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同時繼續抓好糧食生產,提高農業綜合直補標準,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增加油料生產,擴大蔬菜生產,做好畜禽防疫工作。
(2)采取綜合措施,擴大原油生產和加工,切實保障成品油供應。
(3)加強經濟運行調度。鐵路、交通部門要優先安排居民生活必需品運輸,暢通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加強消費品貨源組織和產銷銜接,大中城市要保持一定數量的肉禽蛋奶儲備。
(4)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完善關稅政策,適時增加部分消費品進口,調節市場余缺。
(5)加強市場監管,嚴厲打擊串通定價、合謀漲價、囤積居奇、哄抬價格等行為,維護市場正常秩序。
(6)妥善安排城鄉低收入家庭和困難群眾生活。適當提高企業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標準,提高城鄉低保補助水平,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完善企業工資正常增長機制。落實學校食堂以及公共交通等公益性行業補貼政策。繼續清理企業拖欠職工和農民工工資問題,確保按時足額發放工資。
(7)落實“米袋子”省長負責制和“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把人民群眾生活擺在第一位,采取切實措施,保證重要消費品的生產、供應,妥善安排人民群眾生活,維護市場和社會穩定。
這些發展生產、保證供應、加強監管和提高社會保障標準等一系列措施及時有效,保障了居民生活必需品供應,沒有出現重要消費品斷檔、脫銷的情況,保證了市場基本平穩。同時也要看到,生豬生產又小周期和大周期之分,小周期決定于市場價格的波動,大周期則決定于能繁母豬的數量。2007年以來豬肉價格上漲,更多的是大周期波動的結果,是能繁母豬大量減少的結果。恢復起來可能需要一年半左右的時間。因此,以上政策措施的效果,在2007年表現的還不夠充分,由豬肉、蔬菜、食用植物油等價格上漲推動的CPI漲幅持續提高。這些產品供給的全面恢復,要到2007年下半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