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无码日韩,无码不卡免费v片在线观看,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9797

 
 

2018年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全文)

發布時間:2018-03-02 15:49:35  |  來源:南方日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王虔
關鍵詞:建設,推進,發展,加快,工作

三、2018年工作安排

今年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進出口總額增長3%;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9%;研發經費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2.7%;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以內;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城鎮新增就業110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城鎮化率達70.5%;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2%,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和大氣、水環境質量完成國家下達的目標任務。

我們將重點抓好以下十個方面工作:

(一)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產業邁向中高端,推進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

加快建設制造強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以制造業為根基的實體經濟上,全面落實《中國制造2025》,出臺建設制造強省的政策措施,促進制造業加速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實施智能制造示范工程,開展機器人產業發展專項行動,全年新增應用機器人2萬臺左右。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戰略,建設一批工業互聯網平臺,推動3000家工業企業實施數字化改造。實施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聚焦攻堅行動計劃,著力引進一批先進裝備制造業龍頭骨干項目。提升珠江東岸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水平。推進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支持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堅決破除無效供給,實施新一輪工業企業技術改造三年行動計劃,引導8000家以上工業企業實施技術改造。深入實施質量強省戰略,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和對標達標專項行動,實施新產業標準領航工程,大力弘揚工匠精神,推進質量創新。

大力提高現代服務業規模和質量。促進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與服務業融合發展,實施現代服務業品牌價值提升行動,現代服務業增加值占服務業比重提高到63%。落實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10項措施,發展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完善地方金融體系,支持中小銀行、金融控股公司等做優做強,積極打造省級商業銀行,加快建設金融強省。大力發展工業設計,培育3個設計師超千人的工業設計基地,打造珠三角工業設計走廊。加快發展現代流通,強化供應鏈服務,培育10個營業收入超百億元的供應鏈服務企業。大力發展會計、審計、法律、建筑等專業服務業,引導社會力量發展醫療、養老、教育、文化等服務。完善促進消費的體制機制,培育消費新增長點。發展全域旅游,推進“廁所革命”,完善各類旅游設施和服務體系,推動旅游業大發展。

發展壯大數字經濟。出臺省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加快推動共享經濟、移動支付、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新模式的大規模拓展應用。實施信息基礎設施網絡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推動千兆光纖進小區、百兆光纖進家庭,推進網絡智能化綜合化升級,建設網絡強省。加快發展大數據產業,建設珠三角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推動5G技術創新應用及產業發展,支持企業參與全球5G技術標準制定。深入開展新數字家庭行動,推動4K電視網絡應用與影視等產業發展,完善4K電視頻道。以珠三角為重點啟動建設人工智能產業集聚區。

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對各類所有制企業一視同仁、平等對待,健全企業家參與涉企政策制定機制,發揮好粵商協商平臺作用,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支持企業聚焦實體經濟做大做強。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在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稅費成本、要素成本上協同發力,落實好國家“降稅減證提標”3項措施和我省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10項措施。大力培育大型骨干企業和行業領軍企業,力爭主營業務收入超百億元企業增加到270家。實施12項軍民融合重點工程,新引導50家民營企業進入軍工生產領域。健全中小微企業服務體系,加快建設高成長企業庫,推動“個轉企”、“小升規”,促進企業上規模。

(二)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高創新基礎能力,加快建設國家科技產業創新中心。

加快推進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優化“1+1+7”創新發展格局,開展科技資源開放共享、股權激勵、創新人才跨區域流動等先行先試,積極引進國內外大型企業、高水平大學到珠三角設立研發機構。繼續抓好創新驅動發展八項舉措落實。實施高新區提升行動,打造專業園區、智慧園區、特色園區。建設技術創新專業鎮。把廣深科技創新走廊作為核心區域,統籌規劃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政策鏈,加快布局“一廊十核多節點”重大創新平臺,沿穗莞深軸線打造高度發達的創新經濟帶,加快催生一批高成長性科技企業,做大做強創新型產業集群。

著力提升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能力。實施省實驗室建設計劃,建設網絡空間科學與技術、再生醫學與健康、材料科學與技術、先進制造科學與技術等4個省實驗室,適時建設第二批省實驗室,力爭申建國家實驗室。繼續實施國家重點實驗室倍增計劃,支持引進諾貝爾獎科學家領銜來粵建設一批國際化專業化實驗室。大力推進國家大科學裝置建設,積極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部省聯動實施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寬帶通信和新型網絡專項,實施無人智能技術等10項省重大科技專項。完善企業技術創新公共服務體系,支持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研發機構,力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建設研發機構的比例達35%。促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加快軍地兩用技術研發及成果轉化應用。實施高新技術企業樹標提質計劃,力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達3.4萬家,推動高新技術企業掛牌上市。全面推動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認定和發展。

全力打造創新人才高地。實施“珠江人才計劃”“特支計劃”“揚帆計劃”等重大人才工程,推進博士和博士后人才創新發展,研究推出更加有效的創新人才政策,加大力度培養和引進一批科技領軍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支持企業設立海外技術研發中心,推進“柔性引才”。實施技工教育創新發展、高技能人才振興、南粵工匠培養等計劃,打造一批國際化高水平技師學院。完善人才服務保障體系,推行人才“優粵卡”制度,深化職稱制度改革,著力解決人才落戶、住房、子女入學、出入境等突出問題,讓人才引得進、留得住、流得動、用得好。

營造良好創新生態。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落實科研人員科技成果轉化所有權、處置權、收益分配權相關政策,進一步激發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創造性。推進國家技術轉移南方中心和華南技術轉移中心等建設,力爭創建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支持建設新型研發機構、專業化孵化器和眾創空間等,高質量建設一批“雙創”示范基地。加快打造國際風投創投中心,發展壯大創業投資,培育壯大天使投資人群體。建設引領型知識產權強省,強化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大力推進專利質押融資,打造全國知識產權交易中心。新增一批創新型城市。倡導崇尚創新、寬容失敗的創新文化,激發全社會創新創業活力。

(三)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契機,著力破解體制機制問題,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加快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積極探索推進在“一國兩制”和三個關稅區條件下的體制機制創新,促進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便捷有序流動,構建“極點帶動、軸帶支撐”網絡化空間格局,攜手港澳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金融樞紐和航運中心。加快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推動廣深港高鐵、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開通蓮塘/香園圍口岸,加快實現主要城市間1小時通達,建設宜居宜業宜游優質生活圈。推進“一地兩檢”“聯合查驗、一次放行”等通關模式改革,實施出入境、跨境交通等方面服務大灣區建設的18項措施,完善便利港澳居民在粵學習就業生活的相關政策。健全粵港、粵澳聯合海外招商推介機制。充分發揮珠三角各市在大灣區建設中的積極作用,促進優勢互補、協調發展。辦好泛珠論壇暨經貿洽談會、行政首長聯席會議。

深化廣東自貿試驗區改革開放。落實進一步深化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開放方案,抓好重大改革措施和重點事項落地實施,努力打造制度高地。積極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深化投資體制改革,爭取拿出更短的負面清單,促進投資便利化。進一步優化國際貿易流程,壓縮各環節貨物通關時間,促進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不斷提高貿易自由化水平。探索建立促進跨境雙向投融資便利化的賬戶體系,推進金融資產交易平臺等重大金融平臺建設,推動粵港澳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深化對港澳服務業開放,爭取進一步放寬港澳專業人員執業限制。

推進貿易強省建設。拓展對外貿易,建設一批廣東名優商品展銷中心和目標市場境外展覽平臺,擴大駐外經貿辦事網絡,構建完善直接聯系主要貿易伙伴的自主營銷網絡。完善與國際貿易新業態相適應的監管服務模式,推進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和海外倉建設,支持市場采購貿易方式做大做強,促進外貿綜合服務企業、轉口貿易、離岸貿易、融資租賃、保稅維修等健康發展。推進外貿區域品牌建設。加快服務貿易創新發展,做大做強服務外包產業。落實國家降低部分商品進口關稅政策,擴大優質消費品、先進技術裝備等進口。

提升雙向投資水平。深度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支持廣州港、深圳港等拓展全球海運網絡,抓好中歐、中亞班列組織運營,提高與沿線國家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水平。扎實推進境外經貿合作園區建設,推動上下游產業鏈“走出去”,完善海外生產服務網絡。強化外商投資市場準入、政策支撐、服務保障體系建設,落實利用外資10項措施,全面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簡化外資企業設立、變更備案程序,組建全省產業招商聯盟體系,吸引更多外資企業來粵設立區域總部、研發中心和生產基地。發揮外事、僑務等資源優勢,深化國際友城交流合作,提高引資引智引技水平。

(四)加大改革攻堅力度,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增創廣東營商環境新優勢。

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進一步簡政放權,取消一批、下放一批、合并一批,爭取將省級權責清單事項再壓減1/4以上,推進“減證便民”專項行動,取消一批涉企涉民證明事項,清理規范行政審批中介服務。大力推進強市放權,繼續下放用地預審、經營許可等領域行政職權,賦予各市更多自主權。全面清理規范省級政府考核事項,改進政府督查方式方法。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進“證照分離”、網上審批取得突破性進展,大力精簡領取營業執照后的各類許可證。加快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推進第二批40家左右省直部門下屬生產經營類事業單位轉企改制或撤并,推進省直部門下屬學校成建制劃轉省教育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管理,進一步理順政企政事關系。加快數字政府建設,年內初步搭建起統一安全的政務云平臺,推動一批單位業務系統遷移上云,實現數據共享,優化服務流程,提高政務服務水平。

加快國資國企改革。加強和改進國企黨的建設,為國企發展壯大提供堅強保障。以管資本為主推動國資監管職能轉變,制定實施出資人監管權責清單,提升國資監管能力。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結構調整、戰略性重組,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國有資本70%以上集中到基礎性行業和關鍵領域。大力推動省屬國企優化重組,加快重組機場、軌道交通、能源、港口等基礎設施功能公司。優化整合地方金融資源,打造省屬金融控股集團。深化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管理層市場化選聘等改革試點。

完善財稅金融體制。統籌財政收支和政府債務風險管理,明晰省以下各級財政權責,調整完善省級財政轉移支付制度,省級承擔支出責任的事項不再要求市縣配套,省級財政通過統一規范的轉移支付和地方債券等對市縣予以支持。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加強債務管理與預算管理的銜接,用足用好債券額度資源,發揮置換債券的作用,優化債務期限結構。發揮財政資金放大作用,進一步推進省級政策性基金管理和運作機制改革,引導社會資本投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落實中央稅制改革,推進地方稅體系建設。落實地方金融監管職責,成立地方金融監管局,全面完成64家農信社改制組建農商行,理順省農信聯社職能,整合區域性股權市場運營機構,完善政策性擔保體系和金融支農惠農機制。

積極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依法平等保護企業和企業家的財產權、創新權益、自主經營權和知識產權,推動依法妥善處理社會反映強烈的產權糾紛案件,營造促進企業公平競爭誠信經營的市場環境。建立完善涉企收費、監督檢查等清單制度,清理攤派事項和各類達標評比活動,最大程度減輕企業負擔。暢通政企溝通渠道,發揮行業協會商會作用,規范政商交往行為,建立真誠互信、清白純潔、良性互動的工作關系。

<  1  2  3  4  5  6  7  8  >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