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堅持共享發展,全面改善民生
強化民生先動,用真心、動真情、出真招,每年堅持辦好惠民利民“十件實事”,讓各族群眾更好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好全區脫貧攻堅規劃,完善專項、行業、社會、金融、援藏“五位一體”大扶貧格局。推行精準扶貧,強化精準扶貧信息化平臺建設和動態管理,完善扶貧對象瞄準識別機制,做到扶持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精準、脫貧成效精準。通過發展生產脫貧一批,易地搬遷脫貧一批,生態補償脫貧一批,發展教育脫貧一批,社會保障兜底一批。實行嚴格的扶貧脫貧目標管理責任制,完善自治區負總責、地市直管、縣抓落實、鄉鎮專干的體制和“工作到村、扶貧到戶”的工作機制。
努力擴大社會就業。實行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以市場為導向,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計劃和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鼓勵到企業、到內地就業和自主創業,確保五年城鎮新增就業18萬人。完善就業援助制度,規范公益性崗位開發,著力解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實施農牧民工職業技能提升計劃,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培訓,有條件的家庭至少一人掌握一門實用技術,不斷提高農牧民市場化就業能力。政府投資項目、國有企業、對口援建項目優先吸納當地勞動力就業,每年轉移農牧區富余勞動力96萬人次。支持農牧民到內地務工經商。
著力提升教育質量。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愛國主義、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加大城鄉學前教育投入,學前教育毛入園率達到80%以上。大力推行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推進各民族學生混班教學,雙語教育覆蓋面達100%。加快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基本實現縣域均衡發展,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5%。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到90%。確保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13年以上。各地市和有條件的縣至少重點辦好1所中職學校,促進中等職業教育與普通高中比例大體相當、協調發展。以就業為導向,調整優化高校學科專業結構,努力辦好工農醫等緊缺學科專業。穩步擴大內地西藏班辦學規模。加大雙語教師培訓力度。發展遠程教育,加強城鄉、校際教師交流,推進優質教育資源向農牧區、邊遠和貧困地區傾斜。
大力推進健康西藏建設。加快縣鄉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一體化建設。實現區域中心醫院標準化、規范化,加強區、地市兩級醫院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逐步推進分級診療,加大巡回醫療服務力度,發展遠程醫療。健全人口健康信息系統。提高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能力。大力發展藏醫藥事業,實現縣級藏醫院單設。提升基層藏西醫結合醫療服務能力。每千人擁有執業醫師2.2人。對高原多發疾病發生的醫療費用,通過醫保支付和商業保險賠付后仍有困難的,財政予以補助。推動實施婦女兒童發展規劃。健全婦幼保健和基層優生優育服務體系。孕產婦住院分娩率95%以上,孕產婦和嬰兒死亡率分別降至80/10萬、12‰。力爭平均預期壽命逐步達到70歲以上。
加強公共文化建設。全力推進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圖書館、群藝館、博物館、文化站“三館一站”覆蓋率達到85%。建設自治區青少年活動中心、廣電中心、大劇院、藏醫藥博物館,改擴建自治區博物館。全面提升廣播電視節目覆蓋、譯制和民族文字出版能力,廣播電視人口綜合覆蓋率達到99%。大力實施文化藝術精品創作工程,加大以藏語言文字為主的舞臺藝術、出版物、廣播影視節目和數字文化資源的創作生產力度。實施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工程,加強特色文化和重點文物保護。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和藏學。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積極發展競技體育。
筑牢社會保障安全網。實施全民參保登記計劃,完善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險體系和社會救助體系。扎實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基本社會保險覆蓋率鞏固在95%以上。完成“金保工程”建設。推進整合農牧區醫療制度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提高農牧區醫療制度統籌層級。支持發展商業醫療保險。完善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農牧區五保供養制度,逐步提高政府補助標準。加強社會養老、社區服務、殘疾人服務體系和兒童服務設施建設。對被征地農牧民安置小區實行稅費減免,提高城鎮居民租賃住房補貼。加強公共租賃住房、干部職工周轉房新建和維修。實施農村危舊房改造工程。提高氣象、地質、地震災害監測預警和防御能力,加強航空應急救援能力建設,健全完善防災減災體系。
六、堅持和諧發展,實現持續長期全面穩定
緊緊圍繞西藏工作的著眼點和著力點,準確把握西藏的主要矛盾和特殊矛盾,深化十項維穩措施,創新社會治理,堅決維護祖國統一、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推動長足發展和長治久安。
鞏固發展民族團結。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正確道路,促進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創建民族團結模范區。廣泛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和創建活動,推動“五個認同”和“三個離不開”進學校、進寺廟、進鄉村、進社區、進企業、進機關、進軍營,不斷強化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全面貫徹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依法管理宗教事務,鞏固寺廟管理創新成果,進一步推動宗教和睦、佛事和順、寺廟和諧。落實利寺惠僧政策,完善寺廟公共服務。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藏傳佛教教規教義闡釋,發揮藏傳佛教在和諧社會建設中的積極作用。依法打擊利用宗教從事分裂破壞活動。加強教育引導,切實增強廣大僧尼的中華民族意識、國家意識、法治意識和公民意識。
提升社會治理能力和水平。堅持依法治理、主動治理、綜合治理,健全政策法規體系,完善黨政軍警民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堅持對十四世達賴集團斗爭方針不動搖,嚴密防范、嚴厲打擊各類分裂破壞活動。繼續深化干部駐村駐寺、城鎮網格化管理、先進雙聯戶創建等十項維穩措施。建立健全多元矛盾化解機制,加強流動人口服務和管理。創新完善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強化公共安全管理。實行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職追責,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食品藥品監管,強化道路交通、消防安全、森林防火、特種設備等重點領域的監督檢查,維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