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選)
中國科學院基礎科學局在《2009科學發展報告》上發表了題為“中國科學院大科學裝置建設進展”的文章,詳細闡述了中國科學院大科學裝置建設的主要進展及發展態勢。
大科學裝置是國家科學技術水平和綜合實力的重要體現。近二十年來,按照國家的部署,中國科學院陸續建成了一批大科學裝置。“十一五”期間,我國將建設12項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其中,中國科學院承建了7項新的大科學裝置。
文章接著介紹了中國科學院在大科學裝置建設方面的七大進展:(1)同步輻射裝置。目前,我國有已建成并已投入運行的北京、合肥同步輻射裝置,和即將建成的上海光源。北京、合肥和上海的三個同步輻射光源在波段上各有側重,優勢互補,將共同為我國相關學科的研究提供更好的平臺。(2)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研究裝置(EAST)。EAST全超導非圓截面托卡馬克裝置于2007年3月通過國家驗收。它是世界上第一個成功運行的非圓截面全超導托卡馬克。(3)蘭州重離子加速器冷卻儲存環(HIRFL-CSR)于2008年7月通過了國家驗收,它是我國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一個規模最大、能量最高、可實現全離子加速的重離子同步加速器冷卻儲存環系統。(4)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重大改造工程(BEPCII)于2004年開工,旨在對BEPC和北京譜儀進行重大改造,使之成為國際上最先進的雙環對撞機之一。(5)大天區面積光纖光譜天文望遠鏡(LAMOST)于2008年10月建成,其領先的主動光學技術和多目標光譜觀測能力,將使我國具備為宇宙大尺度結構、銀河系結構、暗能量等領域的研究提供先進的實驗條件。(6)2008年5月,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SHMFF)開工典禮在合肥科學島舉行。SHMFF包括40T級穩態混合磁體等一系列實驗裝置,將使我國的強磁場水平躋身世界先進行列。(7)中國散裂中子源(CSNS)將是一個質子束功率達100kW、有效脈沖中子通量居世界前列的裝置。2008年9月,國家發改委正式批復散裂中子源項目建議書。
文章最后分析了大科學裝置的發展態勢,許多擁有大科學裝置的研究機構從最初的單一學科研究逐漸發展成為多學科研究;從僅從事基礎研究發展為同時從事應用高技術研究,并隨著大科學裝置的建設和聚集,進一步發展成為依托設施或設施群的國家大型綜合研究中心。(摘自中國科學院“科學發展報告”課題組撰寫的《2009科學發展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