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无码日韩,无码不卡免费v片在线观看,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9797

首 頁 要聞 發展觀察 新聞跟蹤 經濟發展 減貧救災 社會發展 全球招標投標 商務資訊 觀察思考 發展報告 數字報告 白皮書 中國之窗 世行在中國
專家專欄 政策解讀 宏觀經濟 區域發展
行業動向
行業規劃 金融證券
金融法規
貿易發展 工程項目 企業發展
國情公報 經濟數據 經濟名詞 采購商
發展要聞  -三成品油價下調方案待批 每升最高降0.9元 中石化稱未收到通知 -需求內外齊降 大中型鋼企虧損面達32.4% 飽嘗300億浮虧苦果 -福布斯中國富豪榜 400富豪財富縮水45%(榜單/ 簡介) 劉永行居首 -中行報告:未來兩年房價均降10% 最高30% 官員稱救市不是救房企 -上市公司三季報:利潤增長7.11% 百余家公司獲大股東"力挺" -西藏雪災3000多人受困死亡增至7人 隆子縣80%被困群眾獲救 -“蛆柑”沖擊中國柑橘主產區 直接損失可達4億 殺傷力從何而來? -公務員局就09年公務員考錄報考政策等聲明 11月2-7日網報確認 -農業部今日將對雞蛋三聚氰胺事件作說明 港建議內地雞蛋列成分 -政法男生砍死教授續:警方調查涉風波女生 天水高考替考主犯獲刑
改革開放30年中國年均脫貧800多萬人 居民收入成倍增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om.cn  2008 年 10 月 31 日 
字號:    打印本文章 寫信給編輯

 

  二、城鄉居民收入成倍增長

 

  (一)經濟的蓬勃發展,帶來城鄉居民收入的成倍增加

 

  19792007年,我國經濟以年均9.8%速度快速發展。與此同時,城鄉居民的收入也在迅速增加。1978年,我國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只有133.6元,到2007年達4140.4元,比1978年增長近30倍,年均增長12.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年均增長7.1%1978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43.4元,到2007年達13785.8元,比1978年增長39倍多,年均增長13.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年均增長7.2%

 

  (二)城鄉居民的收入結構發生變化,收入來源日益多元化

 

  1.農村居民經營性收入成倍增長

 

  (1)家庭經營收入成為農民收入的主體。改革之初,“以糧為綱”的經濟模式使農民的收入來源單一。1978年農村居民純收入中,66.3%來源于集體統一經營收入,26.8%來源于家庭經營收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使農戶成為獨立的經營單位,收入來源由集體統一經營為主轉向家庭經營為主。到1990年農村居民家庭經營純收入占純收入的比重高達75.6%,比1978年的26.8%上升48.8個百分點,2007年仍達53.0%;同時,農村居民人均家庭經營純收入也由1978年的35.79元增長到2007年的2193.7元,增長60.3倍。

 

  (2)農村勞務經濟的發展,促進了農村居民工資性收入的快速增長。隨著各地政府把發展勞務經濟作為解決“三農”問題的突破口,促進了農民工資性收入的快速增長。2007年農民人均工資性收入為1596.2元,比1985年的71.71元增長21.3倍;工資性收入占純收入的比重也由1985年的18.0%上升到2007年的38.6%,上升了20.5個百分點。工資性收入已經成為農民增加收入的重要來源。

 

  (3)生產商品化進程加快,農村居民貨幣收入率提高。改革開放30年來,隨著農村社會化、商品化進程的逐步加快,過去較長時期農村經濟自給、半自給狀況及以農為主的單一生產結構得到改變,農村居民以實物收入為主的狀況逐步被貨幣收入所替代。2007年農民現金收入達4958.4元,比1980年的113.12元增長42.8倍,貨幣收入率提高到85.6%,比1980年的52.3%提高了33.3個百分點。農民收入貨幣化程度提高,可支配能力增強,必將推動農民收入增長方式和消費方式的轉變,使農民的生產、生活消費越來越多地納入到全社會的市場經濟循環中來,進而促進農民增收步伐的加快。

 

1:農村居民收入結構的變化

 

單位:%

 

 

1990

1995

2000

2006

2007

純收入

100

100

100

100

100

工資性收入

20.2

22.4

31.2

38.3

38.6

家庭經營收入

75.6

71.4

63.3

53.8

53.0

轉移性收入

4.2

2.6

2.0

2.8

3.1

財產性收入

0.0

3.6

3.5

5.0

5.4



 

  2.城鎮居民工薪收入大幅提高

 

  在城鎮居民收入來源日益多元化的同時,可支配收入的構成也發生了一些變化。工薪收入雖然仍是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主體,但其比重逐步降低;經營凈收入、財產性收入和轉移性收入的比重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1)工薪收入大幅增長,所占比重有所下降。改革開放以前的很長一段時間,行政事業單位和企業生產單位的職工工資長期徘徊不前。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工資制度多次進行改革,國家公務員和企事業單位職工工資大幅提高。2007年,城鎮居民的人均工薪收入為10234.8元,比1990年增長7.9倍。2007年工薪收入占家庭總收入的比重為68.6%,是城鎮居民收入的主要來源。但經營凈收入和財產性收入的較快增長,使工薪收入占家庭總收入的比重不斷降低,2007年工薪收入占家庭總收入的比重比1990年下降7.2個百分點。

 

  (2)經營凈收入和財產性收入成倍增長,成為城鎮居民收入增長的新動力。改革開放使得民營經濟和個體經濟得到大力發展,城鎮居民的經營性收入也因此有了大幅度的增長。2007年,城鎮居民人均經營凈收入為940.7元,比1990年增長40.8倍,年均增長24.6%;同時經營凈收入占家庭總收入的比重也從1990年的1.5%擴大到2007年的6.3%

 

  上世紀90年代,由于投融資渠道相對較少,人們的投資觀念也遠遠不夠開放,雖然有少數居民涉足股市和投資房產,但極大部分城鎮居民還是將余錢存入銀行,獲取利息。銀行利息是居民財產性收入的主要渠道。隨著城鎮居民財富的積累,投資渠道的拓寬,不僅財產性收入的來源趨于多元化,收入也大幅度增加。2007年,城鎮居民人均財產性收入348.5元,比1990年增長21.3倍;財產性收入的增長使其占家庭總收入的比重也開始提高,由1990年的1.0%提高到2007年的2.3%

 

2:城鎮居民收入結構的變化

 

單位:%

 

收入項目

1990

1995

2000

2005

2006

2007

合計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工薪收入

75.8

79.2

71.2

68.9

68.9

68.6

經營凈收入

1.5

1.7

3.9

6.0

6.4

6.3

財產性收入

1.0

2.1

2.0

1.7

1.9

2.3

轉移性收入

21.7

17.0

22.9

23.4

22.8

22.7



 

來源: 中國發展門戶網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相關文章:
國務院扶貧辦:創新機制解決貧困群眾最迫切問題
陜西7年減少貧困人口416萬 累計投入扶貧資金36億元
國務院扶貧辦:30年間中國絕對貧困人口減至1500萬以下
2020年我國農民人均純收入翻一番 絕對貧困現象基本消除
世行行長呼吁國際社會更多關注貧困國家和人口
湖北扶貧開發成效顯著 7年減少260萬貧困人口
廣西扶貧新目標:3年內絕對貧困人口減到29萬以下
受地震災害影響 甘肅貧困人口新增230萬
內蒙古自治區絕對貧困人口7年減少76萬人
圖片新聞: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明年遷至海南文昌 嫦娥三號將在海南發射
中國為委內瑞拉成功發射通信衛星 首次向拉美提供整星出口服務
更多 >>